体验培训后的启发杜文14、15号,参加了金台区“高效课堂”星级校提升培训,重新做了一回学生,像学生一样进行了小组合作体验式的培训,亲身感受了合作学习的全过程,在深深体会到高效课堂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操作的难度和学生学习的不易的同时,也有两点启发:一、合作学习的效益建立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困扰我们教师最大的问题有两个:1、时间问题。深入的讨论会导致时间不够用,浅尝辄止的讨论却达不到学习效果;2、学生参与的问题。合作学习中总有部分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参与的状态。通过自身的体验感受,我发现产生问题的原因也有两个:1、对于讨论问题,教师往往是直接抛出问题,学生来不及思考就合作,一方面影响问题解决的效果,导致问题解决似蜻蜓点水;另一方面部分学生不能及时调动知识积累解决问题,只能当听众;2、问题设置多,既就是最多只设计3个问题,课堂上也留不出充足的时间进行深入的讨论,影响学习效果。所以虽然是高效课堂模式下的合作学习,但合作学习要取得高效益,一定要重视学生的自学。一是一节课只设计一个核心讨论问题。一来可以聚焦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直击重点;二来可以有充分的时间保证人人发表意见,达成共识。二是为了让核心问题的讨论见成效,在核心问题讨论之前,要围绕核心问题的解决及本节课其他的学习目标,设计若干个分解难点的自学问题。一来是在思想上做好铺垫,让学生在自学中静静思考、自悟,在小组讨论时有话可说;二来是在知识上做好铺垫,让学生静下心来调动知识储备努力解决问题,为后面的核心讨论做好前期的知识准备。二、评价发挥持续作用的关键在于教师对各小组学习情况的真正关注。评价是调动小组合作学习热情的重要手段。作为成人,小组星星(红旗、分数……)的获得都能激发起鼓足勇气展示的欲望,何况是学生?但是,这样直观的评价会带来这样两个问题:1、调动起了学生一时的积极性,但当组间出现差距时,落后的组的学习动力会受到影响;2、有些小组为抢到发言权在没有形成整组共识的情况下突出的还是个人表现,不利于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更达不到智慧的共享。因此要发挥好直观的评价的作用,关键在教师,教师要沉下身子真正关注小组学习的情况。一是不要等到各小组展示时教师才了解学习情况、才点拨指导、才整体评价。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就要及时了解掌握各小组的学习讨论情况,并即时给予小组评价,这样既能做到有的放矢的选择有展示价值的组予以展示,提高整体学习效益,又能对小组的合作学习情况及时引导和鼓励,让小组成员对小组学习充满信心。二是不能凡展示就给星(红旗、分数……),问题的解决一定要有质量才能给,否则长此以往,讨论就会流于形式,问题的解决趋于表面化,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就难以提升。三是教师要把“平衡”二字放在心中。要平衡各组的展示机会,也要平衡对各组的评价激励。既让能力强的组有成功的喜悦体验,又让能力弱的组有想进步的劲头,使每个组都能感受到老师很看好我们,我们要努力、我们要加油,让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充满信心的去学习。当然这个平衡就不只局限于一节课,而是贯穿在教师一学期甚至更长教学过程中。2015-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