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复习目标•1常识•2默写•3翻译•4理解•5巩固练习《大道之行也》•1.常识:本文选自《礼记•礼运》。•《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礼运,《礼记》中的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2掌握文言词语:•选贤与能(“与”通“举”,选拔。音jǔ)矜、寡、孤、独、废疾者(“矜”通“鳏”,指老而无妻的人。音guān)男有分(fèn职分,文中指职业、职守)货恶其弃于地也(wù厌恶、憎恨)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用作动词,以……为亲,以……为子,分别译为“奉养”“抚养”)外户而不闭(用作动词,从外面合上。用门闩插门)是故谋闭而不兴(杜绝)3.整体思路•:第一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概述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详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总结全文。4.问题探究:•(1)“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天下为公”是说天下是大家的天下,不属于任何个人;•“选贤与能”是说选拔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担任社会职务;•“讲信修睦”说的是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良好的关系,讲求诚信,远离欺诈,崇尚和睦,防止争斗。•(2)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从三个方面来说明:①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各个年龄段的人或者说人一生中的各个阶段都能受到应有的照顾,得到合适的安排;“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需要特别关爱的人都能得到应有的生活保障。•②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有分”就是有稳定的职业,能安心工作;“有归”就是男女婚配及时,有和乐的家庭。•③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是说人们珍惜劳动产品,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说人们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都能尽心竭力去工作,工作着并快乐着,把共同劳动看作是分享快乐。6、译文•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人们)憎恶财货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而要去收贮它),却不是为了独自享用;(也)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总要不为私利而劳动。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1、《大道之行也》选自《__》,是___家经典之一,西汉__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题目中的“大道”__________________。2.请解释下列加点字词。①选贤与能()②讲信修睦()()③故人不独亲其亲()④不独子其子()⑤矜、寡、孤、独()()()()⑥废疾()⑦男有分()⑧女有归()3.翻译句子。①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②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③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④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4.按原文填空: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_______,___。2.《大道之行也》中,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意思相同的句子是:________;与“夜不闭户”意思相同的句子是:_________。5、问答题1).请谈谈你是怎样理解“天下为公”的。2)“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有哪些?3).“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请举例说明。答案•1、礼记•礼运儒戴圣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2.①通“举”,选拔•②讲求;培养•③以……为亲•④以……为子•⑤老而无妻的人,通“鳏”;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⑥残疾人•⑦职分,指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