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专题练习──剖面图剖面图一般是沿某一线段向下作垂直切面形成的更直观形象的解剖,它因为更能从某个角度突出地表现地理特征,所以也是高考试题中的常见题型之一。出现的方式主要有:1、沿某一条纬线,譬如南回归线、北回归线作非洲、南北美洲、大洋洲的地形剖面,就山脉、高原、平原、植被和自然带、矿产、农业类型及农作物、气候类型及成因设计题问。它能突出地表现地形地势特点及对气候的影响。2、沿某一条经线作某大洲或国家的地形剖面,就相关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植被、农业区、气候类型等设计提问,这些提问多半侧重于自然地理特征。3、地质剖面图,包括地球内部结构剖面图来判断地质构造、岩石类型及矿产等。4、地下水形成的剖面图,用于判断地下水的埋藏形式分类、潜水、承压水、自流井的成因等。5、土壤层剖面图,一般较少出现,但也可用来考查岩石的风化与土壤的形成。6、河床剖面图,一般用来考查河床的成因类型、沉积物特点等。7、锋面、山谷风、海陆风、城市风、台风等的结构剖面图,用于考查其形成原因、气流特点、天气变化等。8、密度流、补偿流等的形成、结构剖面图。(红体字为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读我国27°N局部地区剖面图,回答1~4题。1.根据当地垂直植被带分布规律判断,甲处植被带应为A.落叶阔叶林B.热带雨林C.高山灌丛草甸D.常绿松林2.①、②、③为同一条河流干流形成的三个谷地,从上游向下游的排列顺序是A.①②③B.②③①C.②①③D.③②①3.玉龙山山麓植被带是在干热气候条件下形成,当地这种气候的成因是Ⅰ.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Ⅱ,冬季风背风坡,下沉增温Ⅲ,西南季风越过山顶,下沉增温Ⅳ,河谷地形,地形闭塞A.Ⅰ、ⅡB.Ⅲ、ⅣC.Ⅰ、ⅢD.Ⅱ、Ⅳ4.该地居民主要分布在A.常绿阔叶林分布地区B.河谷西侧山麓地区C.山脉西侧山麓地区D.山脉东侧森林地区5.最能反映安第斯山脉形成的是哪幅图(D)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剖面图”,读图回答6~8题。6.根据图中资料可以判断该地区属于A.热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7.该地区七月份气温A.从南向北依次递减B.从北向南依次递减C.随海拔增加而增加D.随海拔增加而减少8.有图中信息可知A.山地的南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B.该地的蒸发量与地形有密切关系C.该地冬季降水量大于夏季降水量D.该地的风向为偏北风右图是“某区域沿回归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9~11题。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处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B.b山脉由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而成C.c地处于世界最大的河流流域D.d所在地形区为东非高原10.流经e海域的洋流A.为西澳大利亚寒流B.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洋流C.对沿岸有增温增湿作用D.由高纬流向低纬11.e海域与f海域的温度(T)、盐度(S)相比A.Te>Tf;Se>SfB.Te>Tf;Se<SfC.Te<Tf;Se>SfD.Te<Tf;Se<Sf下图是沿106.5°E的地形剖面及相关气候资料图,据图判断13~14题。12.图中山地②年降水量最多处位于A.山顶2900米处B.南坡海拔2200米处C.南坡海拔2600米处D.北坡海拔2100米处13.图中①地的气温年较差约为A.10℃B.20℃C.30℃D.40℃14.一月,④地气温高于①地的原因除纬度因素外,主要是因为④地A.海拔较低B.受夏季风影响较大C.森林覆盖率高D.受冬季风影响较小读某地地形剖面图以及气温、降水量随地形分布示意图,回答15~16题。15.有关图中山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山肯定位于北半球B、该山出现永久积雪的最低海拔约为5003米C、该山降水量最丰富的地方位于1月、7月气温最低的地方D、A坡是迎风坡的可能性大于B坡16.图中反映的地段,根据气温和降水状况判断,在山麓B地区的自然带最可能是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亚寒带针叶林带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D.热带雨林带右图为我国共山脉南北两例降水随高度的变化的面目,虚线为降水量线,据此回答17—19题.17.田中降水最多的区域位于A.北坡1000—2000米之间B.北坡2000—3000米之间C.北坡3000—4000米之间D.北坡4000—5000米之间18.图中南坡垂直自然带的基带为A.温带草原带B.寒温带针叶林带C.高寒草原带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