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运算——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教学目标1.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明白“先乘除后加减”的道理。2.理解并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教学重点能正确理解和运用正确的运算顺序进行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教学难点理解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准备课件、尺子等。考点分析以计算为形式的含有两级运算(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过程个性化备课(三备)个性化备课(三备)【目标导学】创设情境,解决问题课件出示第48页例2的情境图。(一)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从图中获得哪些信息?(二)尝试质疑【互动交流】1.解决“跷跷板乐园里有多少人在玩跷跷板?”(1)学生独立实践验证确(2)交流分享2.解决“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1)想一想: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样列式计算?(2)学生独立列式并计算。可能出现以下方法:方法一:分步计算方法二:不含括号的综合算式方法三:添加小括号的综合算式4×3=12(人)4×3+77+(4×3)12+7=19(人)=12+7=7+12=19(人)=19(人)3.指解法不同的学生进行板演,并让他们分别说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归纳总结计算方法(一)交流比较、理解运算顺序的必要性引导学生发现:无论哪种方法,都要先求玩跷跷板的人数。教学过程个性化备课(三备)个性化备课(三备)(二)优化算法、体会数学表达的简洁美1.呈现算式:7+(4×3)和7+4×3。2.引导学生比较。(1)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2)讨论交流:加上小括号是什么意思?不加小括号行吗?3.学生独立脱式计算7+4×3,指定学生板演,教师巡视。4.师生归纳总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点拔升华】课件出示:7+12÷343-24÷618÷3+6754÷9-31.让学生独立解决,同时指定学生板演,教师巡视指导。2.全班交流,并根据学情进行归纳指导。【变式训练】(一)计算(课件出示教材第48页“做一做”)(二)接力赛(课件出示教材第50页第4题)(三)比大小(课件出示教材第50页第5题)(四)列综合算式(课件出示教材第51页第6题)【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的运算顺序和昨天学习的有什么不同?你还有什么不懂之处?你知道在什么情况下该用今天学的运算顺序?【当堂检测】第50页练习十一,第4题。课后反思第一次:第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