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绿叶中有哪些色素呢?为什么会出现白化苗?一、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1、实验原理提取: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95%乙醇+少量无水Na2CO3(色素能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分离:用层析液分离色素(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2、材料用具:新鲜的绿叶二氧化硅碳酸钙干燥的定性滤纸无水乙醇、层析液等(色素含量高)(研磨充分)(防止色素被破坏)3、方法步骤:(1)提取绿叶中的色素为何要充分、迅速研磨?(充分溶解色素,并防止溶剂挥发)为何要加棉塞封口?(防止溶剂挥发和色素分子被氧化)铅笔线画铅笔细线(2)制备滤纸条3、方法步骤:为何要减去两角?(防止边缘扩散过快)(3)画滤液细线:细、匀、直、浓3、方法步骤:为何要干燥后再划?(防止滤纸破损)为何要划2-3次?(防止色素太少,现象不明显)(4)分离绿叶中的色素3、方法步骤:为何滤液细线不能触及层析液?(防止色素溶解在层析液中)为何要盖上培养皿?(防止层析液挥发,因其易挥发且有毒)(5)观察与记录讨论:1.滤纸条上有几条不同颜色的色带?排序怎样?宽窄如何?这说明了什么?4、实验结果:叶绿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含量约(含量约3/43/4))(含量约(含量约1/41/4))叶绿素叶绿素aa(蓝绿色)(蓝绿色)叶绿素叶绿素bb(黄绿色)(黄绿色)胡萝卜素(橙黄色)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黄素(黄色)绿叶中的色素绿叶中的色素二、捕获光能的色素胡萝卜素叶绿素b叶绿素a叶黄素记忆口诀:胡黄ab向前走,橙蓝黄颜色留。(绿绿)黄二、捕获光能的色素1.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在滤纸条上,色素带从上至下,依次为:A.叶绿素b—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B.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叶黄素C.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D.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D巩固与提高叶绿素溶液•因为叶绿素对绿光吸收最少,绿光被反射回来,所以叶片才呈现绿色。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叶片为什么往往是绿色的呢?叶绿素中的吸收光谱0400500600700nm50100叶绿素b叶绿素a紫外光红外光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讨论:为什么不使用绿色的塑料薄膜或补充绿色光源?用红色或蓝色的塑料薄膜挂红色或蓝色的灯管1.在光照强度相同的情况下,为绿色植物提供哪种光,对其光合作用最有利,光合作用的产物较多A.红光B.蓝紫光C.白光D.绿光2.在光照强度相同的情况下,为绿色植物提供哪种光,对其光合作用最有利,光合作用的产物较多A.红光B.蓝紫光C.橙光D.绿光CB这些捕获光能的色素存在于细胞的哪个部位呢?1、形态:扁平的椭球形色素分布:类囊体的薄膜上类囊体三、叶绿体的结构2、叶绿体结构外膜内膜基粒(多个类囊体)叶绿体基质基粒使用:水绵好氧菌水绵结构恩格尔曼实验1880年,(美)恩格尔曼实验黑暗、无空气环境极细光束照射完全暴光好氧菌只集中在叶绿体被光束照射到的地方好氧菌集中在叶绿体所有受光部位光束完全暴光极细光束照射氧气是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合作用需要光能结论:恩格尔曼实验讨论:恩格尔曼实验在设计上有何巧妙之处?(1)水绵的叶绿体呈螺旋式带状,便于观察。(3)设置“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的目的:排除O2和光的干扰。(4)设置“极细的光束照射”的目的:叶绿体上可分为光照多和光照少的部位,相当于一组对照实验。(2)好氧细菌可确定释放O2多的部位。(5)进行黑暗(局部光照)和曝光对比实验:再次验证实验结果。通过资料1和资料2我们可以总结出怎样的结论?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它内部的巨大膜表面上,分布了许多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子,还有许多进行光合作用的酶。练习一、判断题1、叶绿体中只有叶绿素能够吸收光能。()2、叶绿体的内部有巨大的膜表面。()二、选择题1、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A.叶绿体的外膜上;B.类囊体的薄膜上;C.叶绿体的内膜上;D.叶绿体的基质中。√×B将光通过三棱镜再照射到水绵临时装片,惊奇地发现大量的好氧细菌聚集在红光和蓝光区域。从资料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结论:叶绿体主要吸收红光和蓝光用于光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