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方程(1)一、揭示课题:我们在复习了整数、小数的概念,计算和应用题的基础上,今天要复习解简易方程,(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进一步明白字母可以表示数量、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加深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步骤、方法,能正确地解简易方程。二、复习用字母表示数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1)求路程的数量关系。(2)乘法交换律。(3)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让学生写出字母式子,同时指名一人板演。指名学生说说每个式子表示的意思提问:用字母表示数有什么作用?用字母表示乘法式子时要怎样写?2、做“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做在课本上。指名口答结果,老师板书,结合提问怎样求式子的值的。3、做练习十四第1题。指名学生口答。选择两道说说是怎样想的。三、复习解简易方程1、复习方程概念。提问:什么是方程?你能举出方程的例子吗?(老师板书出方程的例子)这里用字母表示等式里的什么?指出:字母还可以表示等式里的未知数。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叫方程。(板书定义)2、做“练一练”第2题。小黑板出示,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提问:5x-4x=2里未知数x等于几,x=2是这个方程的什么?7×0.3+x=2.5里未知数x等于几?x=0.4是这个方程的什么?那么,什么叫做“方程的解”?(板书定义)它与“解方程”有什么不同?(强调解方1程是一步一步完成的过程)你会解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吗?根据什么解方程?3、解简易方程。(1)做“练一练”第3题第一组题。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解第一个方程是怎样想的检查解方程时每一步依据什么做的。第二个方程与第一个有什么不同,解方程时有什么不同?指出:解方程时先看清题目,根据运算顺序,能先算的就先算出来.不能算的就看做一个未知数。我们现在解方程是一般根据加减法之间、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来进行的。(结合板书:解方程:能先算的要先算,再按各部分关系来解)追问:这两题可以怎样检验方程的解对不对?(2)做“练一练”第3题后两组题。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分别做其中的一组题。集体订正,并让学生说说每组两题有什么不同,解方程的过程有什么不同。强调一定要先看清题,按运算顺序能先算的就先算出来,然后根据四则运算之间的关系求出方程的解。(3)做“练一练”第4题。让学生列出方程。指名口答方程,老师板书。提问列方程的等量关系是什么。四、课堂小结今天复习了哪些知识?你进一步明确了什么内容?五、布置作业课堂作业;完成“练一练”第4题解方程;练习十四第2题,第3题后三题,第4题。家庭作业;练习十四第3题前三题、第5题。(2)一、教学内容简易方程总复习二、教学要求(一)知识方面:使学生能准确、熟练地用字母表示数(定律、公式、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地代人求2值。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求简易方程的解的算理和算法,并正确地求简易方程的解和列方程解文字叙述题。(二)能力方面:正确解方程,提高解题能力。(三)思想教育:通过解方程渗透“对立统一”的观点。教学步骤一、复习用字母表示数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⑴订阅《中国少年报》五年级订了320份,比四年级多订了X份,四年级订了()份。⑵比X的5倍少1.2的数是()。⑶路程S、速度V、时间t三者的关系,可以表示为S=,当V=32(千米)t=5(小时)S=;当S=120(千米)t=1.8小时,V=小结: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时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它不具体回答是多少,但是一旦字母数值确定了,它就可以得到具体的值了。二、巩固教材第128页整理与复习第1、2题三、复习简易方程1.等式与方程,下列各式中是等式的打上“√”,是方程的打上“△”。①3+5X()②2X一1=0()③1+2.7=3.7()④15<1十X()第②题同时出现了“√”和“△”记号,说明了什么?2.方程的解和解方程。(1)先说说什么叫方程的解?什么叫解方程?(2)怎样解简易方程?根据什么?怎样检验?又根据什么?3.解下列方程。①54—X=48②54—3X=48③13X+2X=9.9④6×9+3X=70。⑤6(l一X)=5.4⑥3.5X+X=1.7小结:解简易方程,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多步的问题要进行转化处理,根据四则计算的关系求解。34.列方程解文字叙述题。列方程解文字叙述题时,首先应“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