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化学事故处置装备与技术发展战略---------------------------------------------------摘要本文根据新时期我国消防发展的总体要求和趋势,对我国的化学灾害事故处置装备进行了系统分类,并对我国在化学灾害事故装备与技术的现状、国内外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就此提出新世纪里我国在化学灾害事故装备与技术发展的设计思路和发展战略。关键词消防化学灾害装备技术处置研究发展1.引言近年来,我国的消防工作总的发展趋势较好,在消防法制建设、社会化消防管理、消防力量发展和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进步,为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也必须清醒认识到,目前消防工作滞后于整个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全社会抵御火灾的整体能力仍然较低,火灾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在化学火灾事故的侦、防、消、救处置装备与技术的发展方面,形势更为紧迫。随着现代化学工业的迅猛发展,化工产品越来越多,我国日常生产、运输、使用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化学物品已有数万种,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在生产、使用、贮运中造成化学危险品的泄漏、燃烧或爆炸等事故不断发生,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由于化学危险品所具有的化学、物理性质以及对人的生理的危险性,带来了灾害的多样化、受害的扩大化和消防救援活动的困难。化学灾害事故已成为我国难以对付的几类重大火灾之一,因此,建立与新世纪国民经济相适应的化学灾害事故处置能力,己成为确保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2.化学灾害事故处置装备的分类目前国内外使用的化学灾害事故处置装备,按照其使用功能和性质可作如下划分:3.我国目前装备发展现状我国消防部队在化学灾害事故处置技术装备方面的研究和应用相对于灭火、防护、救援装备的发展起步较晚。一方面,由于先前此类灾害事故的处置皆由民防或防化部队来承担;另一方面,近年来化学工业迅猛发展,化工产品越来越多,伴随着火灾发生的化学灾害事故和危害不断上升,加上《消防法》颁布实施后明确规定抢险救援成为消防部队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消防部队逐步承担起化学灾害事故处置的工作,所使用的化学灾害事故处置装备基本依赖进口。为了更好地满足实战需要,我国也开始了对化学灾害事故的处置技术与装备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先后开发了集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探测仪、酸碱度检测于一体的便携式化学火场“消防侦检箱”,以及具有灾害现场遥控行走、侦察、有毒和可燃气体探测、灭火等多项功能的消防机器人。这些技术与装备的研究开发,改变了此前基本处于空白的状态。具体状况从侦、防、消、救四个方面介绍如下:3.1侦检器材九十年代中期以前,我国在化学侦检装备与技术的研究方面基本处于空白状态,目前,国内对于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的监测设备主要有两大类:(一)便携式:如可燃气体探测仪、氧气检测报警器、一氧化碳检测仪、硫化氢气体检测仪、可燃性与氧气综合测定仪等。(二)固定式:如地面工业用综合可燃气体报警装置、乙炔、氯乙烯监测装置,瓦斯断电仪与风电瓦斯闭锁、瓦斯遥测报警仪等。其中固定式基本用于固定场所对付静态化学火灾的预防与控制,而便携式装置的主要用于动态化学灾害事故处置场所,这些装备的应用在一些小型的低等级化学灾害事故的处置中的发挥了一些作用。但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化工行业的发展也日新月异,化学灾害事故的危害程度和规模也越来越大,事故件数急剧增加,这些侦检设备的缺点也随之暴露出来。现有侦检设备已远远不能满足消防部队对数量日益增加与规模不断扩大的化学灾害事故的火场侦检要求。3.2防护器材在九十年代中期以前,国内仅能生产及配备RFH—01型重型消防防化服。该服装的配备,对于消防员在灭火抢险作业中免遭化学危险品及腐蚀性质的侵害,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但从整体防护要求来看,其防护功能被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尤其是对化学品和腐蚀性物质的蒸汽及有毒有害气体,尚不能起到有效的防护作用,到九八年二月,才由上海消防科研所和桂林橡胶厂共同研制出综合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