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山行》教学设计作者姓名:陈国夏学科:语文职务:语文教师职称:小学高级教师单位: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嘉和城校区)手机:15578896466地址:南宁市昆仑大道995号嘉和城内邮编:530000邮箱:emai:1106411880@qq.com古诗《山行》教学设计教材简介:《山行》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中通过对寒山、石径、白云、枫林的描写,勾画出了一幅绚烂的山林秋色图。教学的过程中,在识字的基础上,重点让学生理解诗句,从中体会到诗人赞美秋景,热爱秋天的情感,让学生感受秋日山林的勃勃生机,感受到这是一首秋的赞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4个生字,会写“于,枫”这2个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诵和背诵古诗。3.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4.喜欢背诵古诗,背诵课文以外的古诗。过程和方法:通过反复朗诵使学生融入情境,在赏析景物中体会诗人抒发的感情。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感受诗中美的意境,体会诗人热爱秋景的感情。教学重点:识字、写字,理解诗歌内容,欣赏诗中描绘的秋色。教学难点:感受古诗的意境美,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教学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喜欢秋游吗?秋游会你看到什么样的景色?(生答,并用已学的语言说说自己眼中的秋天)是啊,秋天是个多彩的季节。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秋天的诗《山行》(二)解说课题。师:谁能说说“山行”是什么意思?指名学生回答。(在山中行走)师: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一辆马车在山道上缓缓前行,诗人杜牧正悠闲地坐在车上。山道两旁古木参天,黄叶纷飞,不时传来小鸟啾啾的叫声。山中的美景让他流连忘返,于是他情不自禁地写下了这首诗《山行》。【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语言积累出发,联系生活实际,展示学生个性的观点。教师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课题的意思,初步感受秋天的美好。】(三)齐读课题。二、回顾学法,学习古诗。(一)回顾师:一年级时候我们也读过一些古诗,你们说说看学习古诗都可以用什么方法呢?指名学生回答。(二)归纳教师总结古诗学习方法,播放ppt:“学习古诗四步骤”(1)朗读诗题,了解诗人。(2)初读古诗,读通读顺。(3)再读古诗,明白诗意。(4)精读古诗,感悟诗情。师:这节课,让我们试着用以上的方法来学习这首诗。【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学习古诗,需要适当的理解和翻译,但是古诗的含蓄和韵味,直接翻译出来又失去了原有的美丽。因此,适当的方法指导很有必要。此处,通过让学习自主地回忆学习方法,唤起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再归纳总结出“学习古诗四步骤”,学习程序更加清晰,方便学生自主的学习。】三、朗读感悟,层层递进。(一)朗读诗题,了解诗人。简介作者。(出示PPT:杜牧,唐代诗人。京兆(今陕西西安)人。有《樊川文集》。与李商隐起名,称为“小李杜”。杜牧诗在晚唐成就很高,后人称李白杜甫为“李杜”,称杜牧为“小杜”。)(二)初读古诗,读通读顺。1.齐读古诗,学习生字。(1)认读生字。讲解“斜”的读音。这里的“斜”,为了押韵,可读作“xiá”认读识记生字:径、斜、枫、于。(2)合作记字。同桌交流:你有什么好办法记本课的生字?(3)汇报交流。小结识字方法。顺口溜:风吹树枝摇,折断小纸条——枫。换偏旁:经——径汉字加减法:余+斗=斜找不同:于、干2.指导书写:于、枫。(1)师:观察这两个生字,书写时候需要注意什么?交流怎样书写。(2)教师示范,学生书空。(3)学生练习。同时请一学生在台上投影书写。(4)小组展示,欣赏评价。3.读通诗文。(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音。(2)划出节奏线。听录音范读。学生跟读。(3)指名读古诗。小组读。齐读。【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与同伴的交流,高效地认读了生字。任何阅读教学都不能忽视字词等的基础教学,适当地进行点拨,引导学生自主地观察生字,书写生字。】(三)再读古诗,明白诗意。师:读着优美的诗歌,我们和诗人一起走进了幽静的山林,一处处秋天的美景纷纷呈现在眼前,诗人杜牧在山路上看到了什么景色?1.品读一、二句:师:诗人乘车一路上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