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减轻新入园幼儿的分离焦虑一、幼儿分离焦虑形成分离焦虑是儿童时期教常见的一种情绪障碍,每个孩子都可能会有,只是轻重程度不同而已。分离焦虑是儿童时期一个正常的发展阶段,是孩子健康心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表明父母和孩子之间已建立了亲密的依恋关系,他不愿意离开安全、熟悉的人和环境。而孩子分离焦虑也是因为建立与亲人的早期依恋。二、分离焦虑对孩子的影响从生理上来说,分离焦虑对儿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饮食、消化、睡眠及免疫力等方面。有分离焦虑的儿童常出现睡眠不好、做恶梦、讲梦话、烦躁不安、食欲不振、头晕乏力、心悸多汗等症状。有的幼儿在上幼儿园的最初一周内还会出现感冒、腹泄等疾病。而分离焦虑对儿童心理上的影响更应该引起重视。三、家园同步,共同减轻孩子的分离焦虑家长应该做的:1、适时分离。幼儿在婴幼期,父母要帮助幼儿与亲人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使孩子有基本的安全感,归属感及对他人的信赖感,同时为幼儿提供分离过渡期让孩子与陌生环境的陌生人适应之后,亲人与其再短时间分离,从而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为幼儿入园的长久分离做准备。2、亲近幼儿园。家长可以提前带宝宝到幼儿园去参观,让宝宝观看幼儿园小朋友的活动,玩耍,对幼儿园有一点概念,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尤其要鼓励孩子去玩一下幼儿园的大型玩具,如滑梯等。让宝宝对幼儿园有一个直观的美好印象,平时也可以有意识的多和宝宝讲讲幼儿园开心、快乐的事,使宝宝对幼儿园充满向往。3、结交伙伴。现在的宝宝与其他同龄伙伴的接触机会很少,不太懂得交往,因此进入幼儿园后一旦与伙伴发生争执,或受到挫折就容易对集体产生排斥感,家长应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宝宝与外界接触,认识更多的人,学习礼貌用语,教孩子一些与人相处的方式,例如想玩别人的玩具,应该与人商量,得到别人的同意后才可以拿,也可以用自己的玩具与人交换,等等。可能的话,家长可以联系一两个同班宝宝预先熟悉起来,这样孩子入园后能减少陌生感和不安全感,更容易适应群体生活。4、鼓励孩子多用语言表达。宝宝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能让家人知道他想干什么。但是在集体中,教师对宝宝的了解需要时间。所以入园前家长要“笨”一点,装作看不懂宝宝的眼神和动作,鼓励宝宝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要。5、做好幼儿生活技能准备。幼儿园是一个大集体,每个班三个教师要照顾几十个孩子,家长培养孩子一些简单的生活技能,一方面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另一方面增强孩子的信心,从而减轻孩子心理负担,使孩子分离焦虑能有所缓解。具体生活技能有:①学会独立吃饭。②学会喝水。③学会大小便。④学会洗手。⑤学会穿脱衣裤、鞋子。⑥养成午睡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