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互导”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教导学”;二是“以学导教”。“以教导学”就是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总体设计,通过设计学生学习环节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以“研学案”为学生学习行为开展的指南,引导学生逐步开展学习活动。“以教导学”主要分为四个环节:导向、导探、导验、导省。“导向”就是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让学生知识要“学什么”以及要达到“怎样的程度”;“导探”就是教师设计情境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等方式对知识进行探讨,并在过程中不断总结与反思,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导验”可以是师对生,也可以是生对生进行,也就是说既可以是教师设计问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度,也可以是学生互相之间设计问题进行对所学知识的检验。“导省”就是引导学生学会总结自己的学习行为,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实现对自己学习行为的自我调节。这里的“省”除了对知识的总结外,更注重对自身学习态度的反省,让学生懂得非智力因素对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的影响。“以学导教”就是说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教师要密切关注自身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行为之间的揉合度,不要把课前的教学设计、教案、研学案奉为“金科玉律”,不要把以实现预设的教学设计为目标,而是以落实培养学生的学习素质和学科素质的提高为目标。“以学导教”,就是教师要懂得因“学势”而“调教”,把教学视为动态的发展过程,无论教学方式、手段、方法都要因“学势”而调整。“以学导教”就是“学”之所至,“教”之所至,二者既同向,亦同长。这也是“以学定教”之所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