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先进个人经验材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单位:鹤岗市教育委员会姓名:刘学惠时间:2000、12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班主任职责是对一个班的学生全面负责——组织学生的各种活动,协调各个方面的要求,处理错综复杂的矛盾,把握好班级前进的方向,使班级体的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尤其是使学生具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品质。班主任工作如此重要,而搞好班级管理工作必须要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在一年多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我从中感悟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是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前提。“动之以情”以情打动学生,做到心与心的沟通;“晓之以理”,使学生明白道理,规范自己的行为。“动之以情”是班主任工作原则中的心理相容原则,它是通过寻找心理共鸣做到心理互换,加强心理沟通,从而使师生双方的情感达到和谐、融洽。而“晓之以理”是班主任工作原则中的正确方向,它的实质是把德育放在班级管理工作的首位,不断提高学生的社会主义觉悟,始终致力于培养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只要前者(动之以情)作好了,后者(晓之以理)方能事半功倍。否则,就会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这就是俗语常说的“通情方能达理”,“情不通则理不达”的道理。相反,后者做好了,又能促进前者的升华和融洽。这就是所谓“理达情不止”,“理大情升华”的道理。总之,前者与后者既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又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良性循环。一.动之以情。班主任除用自己真挚的情感去爱学生外,还要以高尚的情操感染和激发学生爱教师,从而实现师生双方的情感沟通与共鸣。爱是现代教育的第一法则,没有爱便没有现代教育,没有爱便没有真诚,没有爱便没有优秀的学生。列·尼·托尔斯泰认为:“教师把对事业的爱和学生的爱融为一体,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班主任是教师队伍的排头兵,所以,这种爱在班主任身上显得格外重要。动之以情,具体地说,是要班主任真诚的尊重、信任、关心、体贴学生,要做到“心理互换”。即能站在学生角度,从他的心理需要来考虑和处理问题,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形成心理相容。赢得学生的尊重、理解和信赖,防止和消除学生在心理上同班主任产生隔阂和障碍,形成新课程理念下的平等、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为以后的班主任工作在学生的情感上扫平了道路,让班主任得心应手的展开工作。我教的班里有位男生,头脑特聪明,语言表达能力好,歌也唱得好,在学校组织的活动中,准能见到他的身影,听到他优美的歌声。但他却不爱学习,经常在课堂上捣乱,顶撞老师,与同学结伙去游戏厅。在调查了解他的这些“问题”基础上,我有针对性地找这位男生谈话。谈话开始,我和颜悦色地同他拉家常,谈家庭情况、个人前途、学校生活等问题,并未说及他的“问题。”经过几次这样的谈话,我们俩的距离缩小了,他开始把我当成他的朋友了。在接下来的谈话中,我和他谈人生的意义,谈怎样才能活得充实,谈一些名人小时候的故事,并旁敲侧击地说一说他身上存在的“问题”。慢慢地,他认识了自身“问题”的严重性,有悔改之意,又很直率地对我说:“老师,在这几天和你的交谈中,我真正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在课堂上捣乱顶撞老师,和同学去游戏厅是不对的,作为一名学生,我首先应该尊敬老师,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成绩,以后考上大学,为父母、为老师争光……”我听后,并未责怪他以前范的错误,而是以他坦诚地承认了错误表扬了他,并激励他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一定会成为一个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学生。他很意外我会这样说。同时在他心中产生了一种力量,那就是一定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不辜负老师对自己的期望。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他真的变了,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再也不与老师顶撞,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自那以后,他再也没有去过游戏厅。他这样做的结果是学习成绩突飞猛进,进入了班级前五名的行列中,思想品德进步更是快,得到了科任老师的一致好评。现在他已经是我们六年一班的班长了,正带领同学们向新的目标迈进呢。二.晓之以理。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要求的思想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