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板书设计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需要改变观念,也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观念的更新必然促进教学方法的改变。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板书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语文教学过程中,板书设计是不容忽视的一环。一个科学的板书,往往对学生准确全面的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板书设计历来被语文教师所重视。板书设计有利于突出重点难点,抓住教学内容的核心,促使教学目的的实现和教学任务的完成。课堂上的板书,往往是教师讲课的重点或难点,是教学内容的核心。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根据教学目的,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抓住课文的关键信息,精心设计出板书图示方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是边讲述边板书,讲到重点或难点时把这些内容板书在黑板上。这些板书,就起了强调作用。从心理学的角度说,这是注意原理的运用。“假如学生在上课时先是把心理活动指向教师的口述,那么,当教师板书时,学生的心理活动就会指向板书内容。”由此可见,板书设计能加强刺激的程度,引起学生的注意,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正是利用板书图示的这个优点,较好地解决了课文中的重点、难点。一“点”突破,全“篇”皆通,教与学的效率都提高了。板书设计形象、直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和记忆。学习知识,就是接受信息、储存信息、运用信息的过程。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最主要的是听和看两个方面。为它直观、形象,把语言信息中最重要的信息用不同的线条、符号、色彩标示出来,显得突出而醒目,有利于学生的感知。储存信息,即记忆,很大程度上也是借助于直观、形象来加强的。表象是记忆的主要形式,也是记忆的主要内容。有了表象,人们就能再现过去的事物和当前的事物,从而进行比较和联系,板书图示教学,正是将文字的内容概括为图示表象。学生通过图示表象,进行形象记忆,往往记得更牢、更准确。在讲授鲁迅先生的《少年闰土》时如只用讲述的方法,要学生回答“鲁迅是怎样塑造闰土这一形象的”问题,全班50人不到10%能准确地表述;运用图示法板书出来,讲解中板书出鲁迅的思想发展轨迹,然后让学生回答同样的问题,全班60%的学生能正确地表述;三天后来一次“突然袭击”,全班竟有40%的学生仍然能正确地表述。板书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板书图示,是教师在钻研教材、把握教材核心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艺术再创造。多数教师在运用板书图示教学法时,都力求文字美、结构美、布局美、线条美、色彩美、图示美,使之与教材的核心内容完美统一。因此,好的板书图示,具有自己独特的审美价值。朱绍禹先生对板书图示法曾作过精辟的论述他认为,好的板书“既有认识价值,又有艺术价值”,“给人以美的享受”。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语文科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