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基达标优化训练我夯基我达标1.为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1)《论语》十则A.lúnB.lùn(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A.lèB.yuè解析:本题考查多音字,根据语境确定读音。答案:(1)A(2)A2.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选择正确解释。(1)学而时习之()A.及时B.时常C.按一定的时间(2)有朋自远方来()A.从B.自己C.主动(3)学而不思则罔()A.蒙蔽B.无C.迷惑(4)思而不学则殆()A.几乎B.危险C.疑惑解析:根据语境和词语的固定翻译判断。答案:(1)C(2)A(3)C(4)C3.选出“择其善者而从之”翻译最准确的一项()A.选择其中的好人,跟从他(学习)。B.选择其中的善人并跟着他走。C.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D.选择并学习他们善良的品德解析:要直译,做到词词对应。如“择”意为“选择”,“其”意为“他们”等。答案:C4.文中涉及到教育的很多方面,如对教师必备的优良品德,孔子指出要___解析:掌握成语的意思。答案:诲人不倦我综合我发展一、阅读理解(一)阅读课文一、二、三、七则,完成5~10题。5.把空缺的句子补上。择其善者而从之,____。6.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人不知而不愠()不亦说乎()殆()7.给下列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不亦说乎()A.说话B.高兴,愉快C.话语(2)人不知而不愠()A.恼怒B.烦恼C.熟识(3)温故而知新()A.原因B.旧的,学过的C.事故8.翻译下面的句子。用心爱心专心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9.朗读下面几句话,看用哪种语气才恰当。(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思而不学则殆。10.根据提示填空。(1)认为应该虚心求教、博采众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2)关于培养宽厚胸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论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5.解析:准确背诵并默写。此句易误的是在开头多出一个“择”字。答案:其不善者而改之6.解析:熟读课文,把握读音。区分“温”和“愠”、“殆”“迨”和“胎”的读音和字形。“说”通“悦”,因而读“yuè”。答案:yùnyuèdài7.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识记。根据上下文判断词义,另外也应有意识地识记实词的意义。答案:(1)B(2)A(3)B8.解析:要直译,做到词词落实,难点是“罔”和“殆”。答案:(略)9.解析:根据句末标点判断语气的种类。答案:(1)反问语气(2)陈述语气10.解析:这种考查背诵的方式较难,要牢记课文内容。答案:(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子路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孔子曰:“吾非之此问也。徒请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乎?”……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柔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孔子曰:“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子路再拜曰:“敬受教。”11.解释加点的字。(1)徒请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2)南山有竹,不柔自直。(3)岂可及乎。(4)括而羽之,镞而砺之。12.解释下列句子。(1)子曰:“汝何好乐?”(2)吾非之此问也。(3)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13.本文讲的是_____。主要运用了_____的方法。14.孔子用“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不亦深乎”各比喻什么?答案:11.解析:联系上下文并通过翻译句子解释词义。用心爱心专心2答案:(1)只是(2)通“煣”,用火烤使之变形(3)赶得上(4)括,通“刮”;砺,通“磨”12.解析:最好是直译,做到词词落实。答案:(1)孔子说:“你有什么爱好?”[(2)我问的不是这个。(3)刮过了,并给它安上尾羽,装上箭头并把它磨锋利了,它射进得不是更深吗?13.解析:读懂大意,并进行总结。“南山有竹”句和“括而羽之”句是比喻的喻体。答案:学习的重要性比喻14.解析:把比喻的本体找出即可。答案:学习,学习的作用。二、语言运用15.《论语》中的许多内容,后来逐渐演化固定为成语,如“温故知新”“不耻下问”等,请看《论语》中的下列语句各是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