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儿》教学设计民意乡中学张伟一、教材分析:《柳叶儿》是七年级苏教版下册教材第二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第二单元从写作体例上说是散文单元,本单元要点是品味、学习散文优美而含蓄的语言,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引起自己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共鸣。《柳叶儿》这篇课文属于时令性的写景抒情散文,作者以清新优美的语言给我们讲述了关于柳叶的故事儿,把人们带入了那个苦中带涩的时代。设喻精巧,农村景致描写可以说发挥到了一种极致。学生通过前面散文的学习,已积累了一些关于散文意境的欣赏方法,这课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赏析的绝佳文本。并从赏析中,唤起同学们对那段困难岁月的关注,体会到过去父辈的艰辛,从而能珍惜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二、学情分析:虽然文中的事情据学生较久远,但精彩的故事总是吸引着众多的孩子们,作为初二的学生也不例外,本文抢柳叶儿,吃柳叶儿的事情相信,会吸引着很多的孩子们,因此在学习本文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兴致较高,文字也较为浅显学生不会感到吃力,只要老师作适时的引导,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和掌握了。三、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听、读,感受作者对柳叶儿的特殊感情。(2)能力目标:学会由浅入深逐层鉴赏文章主旨。(3)情感目标:了解课文“乐”和“苦中带涩”的感情内涵,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四、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是:感受作者对柳叶儿的特殊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之所以把这定为教学重点,是因为如今学生生活在新时代,不了解老一辈所经历的苦难生活,不懂得珍惜今天这来之不易的新生活。解决的途径:通过朗读,播放flash动画让学生感悟,体味。(2)难点是学会由浅入深逐层鉴赏文章主旨。因为这篇文章虽然文字比较浅显,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不成问题,但大多数学生的理解可能会停留在表面,再者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自己由浅入深的鉴赏文章本身还存在一定的难度。突破难点的途径:教师导读,学生合作交流。五、教学流程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品尝柳叶、真切体会提前预习、展示成果配乐朗读、整体感知小组讨论、解读探究课堂小结、归纳训练课堂跟踪、巩固练习回顾历史真情体会课外延伸、推荐阅读作业布置、赠送对联六、教学过程:(一)1、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多媒体出示课件“春天的画面”)教师导语:“每当春天来临的时候,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柳树也抽出了嫩芽。一提到柳树,我们不禁会想到:“吹面不寒杨柳风”“万条垂下绿丝绦”是的,柳树历来是文人墨客所歌咏的对象,可谁曾想到,在一段时期内它却成了人们的救命树,它的叶子却成了人们的救命粮。柳叶儿能吃?也许同学们非常怀疑。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同跟随作者宋学孟进入那个时代。”(板书课题)2、品尝柳叶、真切体会将事先准备好的柳叶分发给几名同学,当场品尝。(二)提前预习、展示成果嚼(jiáo)捋(luō)逞(chěng)噌(cēng)蒙(mēng)兀(wù)勺(sháo)茬(chá)涩(sè)蹭(cèng)飕(sōu)攥(zuàn)(三)配乐朗读、整体感知。(边配乐朗读边用flash播放图片,同时出示思考题)(1)柳叶有什么特点?(2)课文围绕柳叶讲述了哪几件事?(3)在这几件事中作者的感受是怎样的?(4)你觉得那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四)小组讨论、解读探究(1)品味语句“这时候,太阳出来了,老远老远淡青色的天边上,兀的跳出半轮鲜红,那红光便立刻远远地照过来,像要把人花了进去。我看痴了,三叔便仰头问我:”你看什么?”我说“一个大樱桃,鲜红鲜红的,全是肉做的。”(2)摘柳叶时作者的感受是怎样的?找出关键性词语加以体会。(3)“于是我拼了命只吃到肚子圆鼓溜溜的,薄薄的一层肚皮几乎撑得透明。每到这时,奶奶便不放我出去乱跑,他担心我一个跟头摔倒,那纸一般的肚皮被弄破,里面的肠子会淌出来。”从这两句话中你了解到了什么?(4)作者对爬高上树为什么会记得那么清晰?(5)学习了这篇文章,你最想对今天生活在幸福中的同龄人说点什么?(学生以小组研讨的形式得出结论,教师加以点拨解决问题)(五)课堂小结这篇叙事散文通过对“抢柳叶是所欣赏到的美景、上树爬高来逞能以及吃柳叶包子是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