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做做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广州市番禺区石碁镇中心小学聂秀蓉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3个字。2.会利用所学的识字方法识字,理解“哄骗”“漫出来”等词。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教学重难点:1、认读、会写文中生字;2、感受故事的趣味,从故事中收到启发。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玻璃杯、一瓶水、生字卡片教学预设:课前拍手游戏:出示儿歌《人有两件宝》拍手读。一、谈话导入1、读了儿歌,你知道了什么?。2、师读“单元导语”。3、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读题《动手做做看》,看看你能从中学到什么。【设计意图:每个单元前的导语是引导学生把握单元思想主旨的钥匙,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不应该忽略。】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一)初读课文,认识课文主要人物(板书):朗志万和伊琳娜,读准名字,随机学习“朗、志、伊、琳、娜”这五个字,交流识字方法。(二)逐段朗读,随文识字正音。学生分段读,重点指导带有以下生字的段落第一段:漫第二段:鳞第五段:哎呀第六段:哄骗【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充分利用学过的识字方法,降低教学难度。】三、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同学们,朗志万是个爱提问的人,今天的故事今天的故事就是由他提的一个奇怪的问题开始的。请大家默读课文,用尺和笔画出这个奇怪的问题。(一)学习第一段,读好问话1学生默读,找画问题。2、指名读句子3、师生评议,指导读出“奇怪”的语气。你觉得他读得怎样?你觉得该用什么语气来读。(二)理解关键字“漫”,指导书写1、实验演示漫:找学生出来往装满水的水杯倒水,观察2、填字游戏区别“漫、慢”,指导书写漫。3、同法,指导书写“提”和“题”4、展示学生书写,评议(三)动手做实验,理解问题的“怪”1、再读朗志万的提问,继续做实验,用“别的东西”放进水杯体会。2、这个奇怪的问题引起了小朋友的注意?他们怎么说的?3、发挥想象:如果你也在场,你觉得这是为什么呢?(四)讨论伊琳娜的想法和做法1、同意科学家说的话吗?从哪里看出来?2、伊琳娜觉得他们都没说对,这里的“他们”指的是谁?你能把“他们”带进去读一读吗?3、伊琳娜怎么想也想不出道理来,接下来,她怎么做?4、学习妈妈说的话:请你画出来读一读。5、换词理解“光想”6、小结:伊琳娜听了妈妈的话,做了什么?板书(动手)结果怎样,下节课再来学习【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识字写字的能力,教师在难点上给予点拨和示范,同时,培训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四、布置作业: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五、小结。板书设计:13、动手做做看朗志万伊琳娜提问动手(本课例曾获镇新秀比赛二等奖)2011学年第一学期语文科教学反思《动手做做看》广州市番禺区石碁镇中心小学聂秀蓉“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用手不用脑,事情做不好。用脑不用手,啥也办不到。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儿歌,告诉了我们一个很明显的道理,只有手脑并用才能做好事情,才能有所创造。二年级下册的第13课《动手做做看》就是围绕动手和动脑来展开的。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抓住低年段教学第一课时的重点——识字、朗读。在识字的教学中,根据本课的生字的特点,以及《新课程》提倡:“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在本课的设计中,我力求做到以下几点:一、创设多种情景,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如“朗”和“志”字,因为生活中,在学习语文经常要朗读,人名中很多有“志”这个字,让学生充分利用生活识字。另外,我还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汉字,利用汉字的造字特点来识字:如“鳞”字,让学生通过组词“鱼鳞”,理解鳞指的就是鱼的身体的东西。又如“哄骗”的“哄”字让学生观察这个字的结构得出“哄骗”是指用语言来骗。二、采取多种形式,读通课文。在教学中,我注意读的层次性和有效性。通过初读让学生读准课文,再次默读理清课文,最后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有感情地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