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发展为本,构建健康课堂体育《前滚翻》教学设计王俊珂三年级一、指导思想遵循“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新课标为依据,促进学生的团结与协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热烈的氛围中,提高技能与体能,让学生感受到体育运功的快乐。二、教材分析滚翻是一项小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之一,同时也是生活中一种遇到危险时的自我保护的方法。本次授课年级为三年级,则本次课学生的学习内容应是在原来已掌握的前翻滚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前翻滚的技巧和能力。根据课标的要求,结合所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课的学习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滚翻必须团身紧,只有像球一样,才能滚的好才能有利于保护自我。2、技能目标:通过学习让大多数学生能够较好的掌握前滚翻的动作方法。发展学生灵敏、柔韧、协调等身体素质。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团结互助的精神。感受到课堂中的挑战与喜悦。教学重点为:团身紧、滚动圆滑教学难点为:低头含胸、后脑勺先着地。三、学情分析本次授课对象为小学三年级学生,这一时期孩子天真活泼、好玩、好奇,有较强的模仿、创新能力,尤其对游戏极其喜爱,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再结合学生的生理特点,本节课采用了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想像能力,使学生通过展开想像,自主探究,相互合作,来达成本课的预期目标。四、教法与学法为达成这样的目标,我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结合本课教学内容,初步预设了本课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法。教法: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为更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做到人人参与本节课应用了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讲解示范法等教学方法。这些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相互渗透,使学生的个性得到极大发展。学法:本节课学生主要采用了观察法、模仿练习法、自主学练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去尝试体验,探索创新的习惯。教法和学法的合理确定,为教师实施教学过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五、教学过程设计本课教学程序分为三个环节环节一、活跃情绪阶段,这部分教学用时约7′活动一:游戏“穿过小树林”首先培养良好的教学常规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构建健康课堂接着导入课题:同学们,你们喜欢森林吗?喜欢森林中的小动物吗?今天我们到森林中去体验一下小动物的生活吧!师带领生一路纵队跑步穿过小树林(将体操垫立起来,摆成椭圆形,变成小树),经过这片小树林,我们就要进入“动物园”(体操垫围成的椭圆形的场地中间)。活动二:舞蹈:自编操(听音乐《不怕不怕》师生共练)同学们,进入了小树林,我们一起在树林中开心的玩耍吧!教师提问:“同学们,在玩之前我们要做些什么样的活动?”引导学生回答出“做准备活动”、“活动各个关节”等。同时,让学生明白:韵律操可以充分地活动身体各个关节,也是准备活动的一种方式,并让学生养成运动前做准备活动的良好习惯。配以节奏感强而欢快的歌曲《不怕不怕》,在教师带领下,伴随音乐节奏,学生与老师在小树林中共舞。很多的同学受老师的鼓励与同伴的感染,都能很快进入到欢快的学习氛围中。设计意图:此游戏的设置,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情景中主动、积极地接受任务,从而乐学。同时在音乐《不怕不怕》的熏陶下,增强了自信心。环节二:掌握技能阶段,这部分教学用时约30分钟这一部分是本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较好完成本课运动技能领域目标,我依据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把这一部分分层次展开教学活动。第一层次:导入练习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激起学生练习前滚翻的欲望,我一开始进行了情景创设:小刺猬遇到危险时是如何保护自己的?(学生们两人一组分别在垫子上模仿小刺猬团身滚动,教师巡视观察,请优秀学生展示,引出本课教学内容——前滚翻。)设计意图:此环节打破了教师以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尝试练习中去体会动作,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第二层次:学练完整动作20′(七个环节)(1)教师语言诱导:刚才同学们已经模仿了小刺猬的滚翻动作,现在动脑想一想、试一试怎样才能像它一样,顺利地滚翻过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