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与乐业》导学案授课年级九年级学科语文主题敬业与乐业主备教师课型问题生成课问题解决课课时2备课日期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2、识记理解并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及经典语句和格言3、理清本文的结构,理解本文的主题4、学习本文条理清晰的论证方法重点、难点1.对课文中“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的学习2、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正领悟3、演讲与口语特色的体会教学方法朗读法、情感教学法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导读单训练单(学习评价、练习册)学生准备:问题生成单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时间教学内容教师行为期望的学生行为激发兴趣,导入新课5分钟用富有启发性的导语,创设一种轻松的氛围,引起学生的兴趣和认同。同学们,请反思一下自己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在你的学习过程中,是否能做到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呢?你怎样才能把学习当一件乐事呢?为此,梁启超先生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生活原则。《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文章《敬业与乐业》1、引发学生极大地阅读兴趣。2、谈谈自己的学习态度展示风采,检查预习12分钟创设自我展示,虚心学习,有错必纠的学习氛围。1、抽查。2、指导、并纠正错误。1、展示作者及本文有关知识。2、展示《导读单》。3、提出个人预习中遇到的问题。速读课文,整体感悟13分钟创设自由阅读空间和氛围。指导,点拨1、勾画出自己认为重要的词语、句子。2、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合作交流,生成问题15分钟创设自由轻松的合作学习氛围。引导梳理,归纳总结。1、集思广益,梳理课文层次。2、合作学习生成问题回顾本课,小结归纳5分钟创设思考总结,检查学习效果的氛围小结本节课字词等知识点,并简要归纳。积累本节课所学词语,并归纳生成的问题第二课时教学环节时间创设情景教师行为期望的学生行为回顾旧课,导入新课5调动学习兴趣,创设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回忆上节课所学知识,尽快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来。合作探究,解决问题10创设开放、公平发表言论的氛围。1、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作者是怎样论述“有业”的必要性的?2、什么叫敬业?为什么要敬业?作者是怎样论述的?(阅读6----7段)3、本文的论点是什么?在文章的哪部分提出来的?)。认真地研读课文,学生尽情发表自己的观点再读课文,揣摩品析15创设安静、自由的精读品析氛围。精读品析6-7段(1)作者怎样阐述什么叫"敬"?(2)作者是如何层层深入的论证“敬业的重要性”的?(3)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研读揣摩8-9段1.理清作者论证“乐业的重要性”的结构。2.在这一部分中,作者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3.文中说“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用自己的话说说“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4、课文中说:“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又说:“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然而,有人却引用拿破仑的话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讨论一下,对这个问题究竟应该怎么看。1、小组合作探讨,揣摩品析。2、小组代表交流迁移训练,拓展延伸10创设学练结合的学习氛围。1、读了本文后,你认为学生该如何“敬业与乐业”?2、指导完成课外阅读完成练习册的课外阅读小结课文,总结归纳5总结议论文文体知识介绍演讲的基本知识整理笔记板书设计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