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盘艺术》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挂盘艺术》属于设计应用领域,本节课中集绘画、设计、剪刻、漏印等美术知识和技法融于一体,把手绘的传神与工艺等方法、艺术与生活完美结合,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美,如何去创造美。通过了解国内外不同的挂盘作品,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去体验美,提高学生表现生活事物的能力,运用多种材料进行装饰设计艺术创作,让学生体会“挂盘艺术”的乐趣。课题挂盘艺术学习领域设计应用一课时七年级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古代瓷盘的历史与寓意,认识挂盘的功能与艺术价值,能利用不同的装饰纹样和中国画等方法来绘制设计挂盘。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挂盘艺术作品感受装饰纹样及其它形式美感,体会色彩艺术形式的美和写意、写实、夸张、变形等艺术手法,了解挂盘艺术与传统的陶瓷作品不同的设计、制作方法及其美感。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发现生活、热爱生活,并体会创作的乐趣。教学重点:能运用装饰纹样或中国画等不同方法设计挂盘。教学难点:能运用明快简练的色彩和写意、写实、夸张、变形等艺术手法设计挂盘。学生用具:盘子(色彩、形状、质地不限)、彩色笔或水粉颜料、剪刀、废旧彩纸。教师用具:课件、教师范作、示范工具、装饰架等。教学过程及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个常见的生活用品,经过它“大变身”,你更喜欢学生观察回答问题教师利用现场的“盘子大变身”,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课题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先后的哪一种盘子?你会拿它用来做什么?(教师边说边演示镂印“瓦当”,让学生来比较回答问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学习的《挂盘艺术》二、新课:1、随着近代文明的推进,追求日用品与工艺化的结合,也是人们的审美观念的一个提升,并且把他们渗透到生活的的每个角落,挂盘就是其中的一种,那么它有什么历史吗?又是如何演变成今天的装点生活的挂盘呢?(教师给予补充总结。)2、自古至今外国人就把中国看成是瓷器之国,古代瓷盘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当时没有图案,均为原始青瓷,在隋朝是较高档的盘子一花、叶组成原型图案装饰盘中心,而青花瓷盘最早产生于唐代,明代时期烧制达到顶峰,内容以龙凤、花鸟、人物、故事等技法装饰多样,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古代瓷盘的相关知识,回答:瓷盘的历史及烧制过程。古代瓷盘多用于日常生活用具,利用黏土做胚胎、经过干燥、上色完成。通过学生课前收集、整理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和整理资料的能力。让学生了解古代瓷盘的历史及艺术价值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寓意、吉祥、富贵等,所以多出口外国。3、明代宣德青花一束莲纹盘(视频)4、可见瓷盘已有悠久的历史,而装饰艺术在岁月的长河中不断的彰显出自己的魅力,形成了现代装饰生活的挂盘,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现代挂盘艺术作品:(多媒体课件)问题:1.采用哪种艺术方法;2.制作技法;3.设计内容、色彩;出示教师范画:学生欣赏“明代宣德青花一束莲纹盘”视频学生欣赏挂盘作品1.采用哪种艺术方法;中国画:写意、工笔;装饰图案;单独纹样、连续纹样、装饰构图;其他:剪纸、书法等2.制作技法;绘画、剪刻、漏印、贴画等3.设计内容、色彩:题材广泛、色彩丰富。通过视频让学生认识古代瓷盘作品的图案,及寓意,了解其巨大的艺术价值,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学生欣赏不同的装饰作品感受不同的制作方法和多样的艺术手法,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开阔学生视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三、教师演示:中国画画法---鱼点彩画法---风景四、学生实践:自由创作、师生合作----大瓷盘。1.根据材料构思选择内容;2.着色;3.整理完成。五、学生作品展示、评价:教师总评六、总结:在我们的生活中艺术无处不在,需要我们去发现、去创造美。可以变废为宝,利用自己的手与脑来装点我们的生活。学生观察制作过程,体会其不同艺术的特点。题材不限,艺术方法自由,可根据自己的特长来完成作品。学生根据展示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通过教师的展示,让学生更进一步来了解制作的过程和方法。通过直观的演示简化难点。通过学生的大胆表现,展示自己。增强自其信心。通过鼓励,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