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2版高考生物-3-2-1精品系列专题03-物质的跨膜运输(学生版)VIP免费

2012版高考生物-3-2-1精品系列专题03-物质的跨膜运输(学生版)_第1页
1/34
2012版高考生物-3-2-1精品系列专题03-物质的跨膜运输(学生版)_第2页
2/34
2012版高考生物-3-2-1精品系列专题03-物质的跨膜运输(学生版)_第3页
3/34
2012版高考生物3-2-1精品系列专题【专题知识框架】【考纲解读】考点考纲要求考察角度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Ⅱ物质出入细胞的各种方式及影响因素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实验与探究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与半透膜的区别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与探究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过程及实验的拓展应用【三年高考命题分析与命题趋势】三年高考命题分析:命题趋势:预计2013年高考中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及影响因素可能以选择题形式考查,而非选择题可能考查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因素的探究实验。试题难度系数维持在0.65左右。【核心考点要点归纳】考点一、渗透系统的组成分析及应用1.渗透系统的组成(如图)及特点(1)半透膜,可以是生物性的选择透过性膜,如细胞膜,也可以是物理性的过滤膜,如玻璃纸。12.渗透作用的发生(1)若S1溶液浓度大于S2,则单位时间内由S2→S1的水分子数多于S1→S2,外观上表现为S1液面上升;若S1溶液浓度小于S2,则情况相反,外观上表现为S1液面下降。(2)在达到渗透平衡后,若存在如图所示的液面差Δh,则S1溶液浓度仍大于S2。3.渗透系统的应用(1)比较不同溶液浓度大小漏斗内烧杯内溶液浓度MN现象及结论①若漏斗内液面上升,则M>N②若漏斗内液面不变,则M=N③若漏斗内液面下降,则M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吸水;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失水。考点三、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探究过程及应用1.探究性实验的一般过程: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预测结果→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表达交流→进一步探究。2.假设: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3.预期结果:由于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水分子可以自由透过,而蔗糖分子不能透过,因此,在清水中植物细胞的中央液泡会变大,细胞膨胀。4.实验流程35.实验结论成熟植物细胞能与外界溶液发生渗透作用,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当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考点四、对生物膜的探索历程(见下表)4考点五、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2.组成成分及其结构图示感悟拓展51.不同生物膜的化学成分不同,但都主要是由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构成。对生物膜成分较全面的描述是脂质、蛋白质和糖类,其中脂质主要是磷脂,还有胆固醇等;糖类主要与蛋白质形成糖蛋白或与脂质结合成糖脂而存在;蛋白质的含量高低与种类多少反映膜功能的复杂程度。3.细胞膜选择透过性实验探究考点六、物质跨膜方式⑴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三种跨膜运输方式的比较方式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特点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需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协助从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扩散、需要新陈代谢过程提供能量、需要细胞膜上载体的协助影响因素溶质的浓度梯度溶质的浓度梯度、载体的种类和数量能量、载体的种类和数量图例坐标图6举例水分子、O2、CO2、甘油、乙醇、苯等葡萄糖等物质进入红细胞葡萄糖、氨基酸、K+、Na+等2.特别提示:(1)跨膜运输三种方式的判别是否消耗能量:只要运输耗能则为主动运输,即使是有高浓度到低浓度。是否顺浓度梯度:只要是从低浓度到高浓度,就是主动运输。是否需要载体:不需要载体就是自由扩散。需要载体则通过浓度、能量进一步判断。(2)非跨膜运输的方式细胞摄取和外排大分子物质时以囊泡的形式运输物质的方式,这两个过程都需要消耗新陈代谢过程产生的ATP。胞吞和胞吐现象体现了生物膜具有流动性的结构特点。【2012高考真题之--细胞物...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12版高考生物-3-2-1精品系列专题03-物质的跨膜运输(学生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