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检测高二生物A卷试题卷考生须知:本卷采用答题卷,请将答案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做在试题卷上无效。一、选择题:(本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生物科学的发展进入到分子生物学阶段的标志是A.19世纪30年代,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B.1900年,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被重新提出C.1944年,艾弗里第一次证明了DNA分子是遗传物质D.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2.染色体的形成和消失分别发生在细胞周期的A.前期、后期B.间期、后期C.间期、末期D.前期、末期3.能促使唾液淀粉酶水解的酶是A.淀粉酶B.蛋白酶C.脂肪酶D.麦芽糖酶4.大雨过后,蚯蚓会爬到地面上来,这说明生物具有A.应激性B.遗传性C.变异性D.趋光性5.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细胞具有A.全能性B.高度分化能力C.完整性D.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能力6.下列四组元素中,全部属于植物生活所必需的矿质元素是A.Mn、S、Cu、C、KB.B、Mo、Ca、N、FeC.Zn、O、Mo、S、CaD.Cu、Fe、P、Ca、H7.组成牛胰岛素的基本单位是A.氨基酸B.脱氧核苷酸C.核苷酸D.多肽8.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形成二肽,同时生成一分子水。这个水分子中的氢来自A.氨基B.连接在碳原子上的氢C.氨基和羧基D.羧基9.下图示某动物精子形成过程中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那么这五个细胞发生的顺序依次为A.4→1→3→5→2B.4→3→1→5→2C.1→4→3→5→2D.1→4→5→3→210.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起重要作用的物质是A.蛋白质B.核酸C.核苷酸D.糖类11.下列哪组试剂在使用过程中,必须经过加热A.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B.苏丹Ⅲ染液鉴定动物组织中的脂肪1C.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D.碘—碘化钾溶液鉴定淀粉12.对于葡萄糖在细胞质内分解至丙酮酸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线粒体中进行B.需在有氧条件下进行C.不产生CO2D.反应速度不受温度影响13.有人分析了一种有机物样品,发现它含有C、H、O、N等化学元素,该样品很可能是A.脂肪B.氨基酸C.核糖D.葡萄糖14.一般情况下,下列细胞具有细胞周期的是A.红细胞B.神经细胞C.卵细胞D.癌细胞15.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固定装片时,找到分生区后却看不到细胞内染色体的动态变化,原因是A.观察时间有限B.细胞分裂速度缓慢C.解离时细胞已被杀死D.观察的部位不对16.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各项中不具细胞结构的是A.变形虫B.水稻C.细菌D.乙脑病毒17.下列物质在出入细胞膜的过程中,需要载体的是A.水分子进入细胞B.O2进入肺泡C.K+被吸收进入小肠绒毛D.CO2进入毛细血管18.某科学家用活细胞做了许多张连续切片,在电镜下观察这些切片后,他画了一张综合图(如图所示)。有理由认为该细胞不是A.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B.能进行呼吸作用的细胞C.真核细胞D.植物细胞19.一个成熟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包括A.细胞膜、液泡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核B.细胞膜、核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C.细胞膜、液泡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D.细胞膜和核膜之间的细胞质20.图中的a→d表示连续分裂细胞的两个细胞周期。对此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a和b为一个细胞周期B.遗传物质平分一般发生在b段或d段C.b和c为一个细胞周期D.c段结束时DNA含量增加一倍21.细胞分化发生在生物体的A.胚胎期B.受精卵分裂时C.整个生命进程中D.性成熟时22.一分子CO2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扩散出来,进入一相邻细胞的叶绿体基质内,共穿越几层膜A.5B.6C.7D.8223.细胞中的DNA存在于①染色体;②核糖体;③叶绿体;④高尔基体;⑤线粒体A.①②④B.①③⑤C.①③④D.①②⑤24.三磷酸腺苷的分子简式是A.ATPB.A-P~P~PC.A-P~P-PD.A-P-P~P25.在消毒不彻底的密封肉类罐头中,肉毒杆菌能够迅速繁殖并产生大量的毒素。肉毒杆菌的代谢类型是A.自养需氧型B.异养需氧型C.自养厌氧型D.异养厌氧型26.菜农在阴天光照不足时,往往会打开温室,这样做的目的是A.补充光照,提高光合速率B.降低室内温度,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C.补充CO2,促进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