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龙门县龙城一中八年级物理《认识浮力》教案课前准备教师烧杯、水、酒精、弹簧测力计、乒乓球、自制浮力演示器、橡皮泥、自制浮力计刻度线。学生先预习课本,初步了解浮力。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教材分析处理教学重点浮力概念的建立,称重法测浮力教学难点1.浮力产生的原因。2.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因素较多,开放性较强。。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小组学习法教材延伸对每一个知识点的处理,尽量从学生生活经验入出发,从实验入手,引导学生不断发现问题,动手探究,观察思考,讨论总结,由感性到理性,逐步深化对浮力的认识。探究发现式教学方法。技能操练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说明一、示标。知识目标:1.知道浮力及浮力的产生原因,知道浮力与哪些因素有关2.学习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的大小3.通过实验与探究,感受浮力,认识浮力技能目标:1.经历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过程,学习使用控制变量2.利用小组学习、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养成良好的呼吸习惯,不用嘴呼吸,2.提高环保意识,养成不随地吐痰的良好习惯。二、自学。(书本84-86页)1.什么是浮力2.浮力是怎样产生的3.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三、导学。1.(展示图片)你们觉得这几组现象中可能蕴含着什么物理知全班同学齐读。学生自学,找出答案。学生初步了解本课的教学重点,做好学习新课的准备。通过做题,学生对书本有初步的了解。用心爱心专心1识?2.游泳时你在水中有什么感觉?3.(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分析漂浮、悬浮受力情况.4.利用弹簧测力计、烧杯、水、圆柱体等器材,进行实验探究,完成活动1。四、互学。1.板书浮力的概念。向上是指浮力的方向,准确地说浮力的方向应是怎样的?2.在中国最早的词典里就有关于浮力认识(媒体展示),3.你认为古人关于浮力的认识全面吗?我们现在对浮力认识是不是比古人更全面。4.浸在气体中的物体会受浮力吗?生活中有这样的事例吗?5.让我们分析刚才这位同学的方法,你有没有其它的发现,你能不能用这种方法测出浮力的大小呢?6.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请同学们先做一个感受浮力的体验,再谈自己的猜想(媒体展示)五、测标。浸入前物体浸入液体中体积变在大,浮力逐渐变大;浸没后物体浸入液体中体积不变,浮力不变。可见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中体积有关。同学们想一想与深度有关吗?表面上与深度有关,实质与深度没有直接关系,为什么这样说,同学们能说一说理由吗?六、补标。根据学生完成测标练习的情况,讲解、补充和完善。七、小结。这节课主要学习了浮力的什么知识。八、布置作业。完成课后作业P871.2.。谈游泳的感觉,当学生说到水对人有一个向上的浮力时,接着问.学生通过看书找出答案。学生分组探究,将结果填入学习卡上。学生合作找出答案。学生自由讨论,找出答案。学生自己独立完成。请一个学生总结。学生独立完成。学生通过图,初步了解浮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检测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培养学生总结能力。通过做练习,巩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附件:第9章第1节认识浮力学案认识浮力学习卡用心爱心专心教学反思浮力的现象学生虽然比较熟悉,但原有生活经验的错误认识会干扰正常学习,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实验来纠正下沉物体不受浮力这一错误认识;浮力产生的原因比较抽象,自制浮力原理演示器材和动画来分析浮力产生的原因;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从猜想到设计实验及得出结论,开放性强,难度大,为降低难度,一是改制弹簧测力计为浮力秤,二是设计了一些指导较强的实验思考,让学生有目的进行探究。对每一个知识点的处理,尽量从学生生活经验入出发,从实验入手,引导学生不断发现问题,动手探究,观察思考,讨论总结,由感性到理性,逐步深化对浮力的认识。探究发现式教学方法。2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圆柱体浸没在水中的浮力实验还表明:在水中下沉的物体受到的浮力比重力2.探究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猜想与假设][实验器材]烧杯、水、圆柱体、弹簧测力计(可以改制为浮力秤)、酒精(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