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通信原理是通信工程专业的基石,该课程的任务是研究怎样用数学的方法分析、设计通信系统和模块。通信原理是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和网络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这是一门系统性、理论性强的课程。通信原理的前置课程是信号与系统。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基本技术以及各种通信系统的抗噪音性能分析和计算,为以后学习更高级的信息与通信课程,研究设计新的通信系统和掌握通信系统的发展方向奠定必要的基础。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1.知道《通信原理》这门课程的性质、地位和独立价值。知道这门学科的研究范围、基本框架、研究方法、学科进展。2.理解通信系统的组成原理3.掌握确知信号和随机信号的分析方法4.掌握模拟通信系统中信号的调制技术、频分复用技术5.掌握数字信号基带传输技术、数字载波调制技术6.掌握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技术7.掌握同步原理、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三、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这门课程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分为知道、理解、掌握、学会四个层次。这四个层次的一般涵义表述如下:知道——是指对这门课程和教学内容的认知。理解——是指对这门课程涉及到的概念、原理与技术能说明和解释。掌握——是指能运用已理解的概念和原理。学会——是指能运用概念和原理进行实验分析和设计。教学内容和要求表中的“√”号表示教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要求层次。本标准中打“*”号的内容可作为自学,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要求或不布置要求。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表教学内容知道理解掌握学会1绪论1.1通信系统的组成;1.2数字通信系统各部分作用和优缺点;1.3通信系统的质量指标√√√2确知信号的分析2.1信号和系统的分类2.2周期和非周期信号的频谱分析2.3付氏变换的运算特性2.4帕塞瓦尔定理和能量(或功率)谱密度2.5信号通过线性系统和不失真传输条件2.6波形的相关√√√√√√3随机信号的分析3.1随机事件与概率3.2随机变量与概率分布3.3随机变量的函数3.4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3.5随机过程的概念及其统计特性3.6平稳随机过程和各态历经性3.7高斯随机过程3.8平稳随机过程功率谱密度及与自相关函数的关系3.9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3.10白噪声3.11通信系统中的噪声3.12正弦波加窄带高斯噪声3.13匹配滤波器√√√√√√√√√√√√√4模拟通信系统4.1调制4.2模拟基带信号传输4.3线性调制4.4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分析√√√√教学内容知道理解掌握学会4.5非线性调制(角调制)4.6调频系统的抗噪声性能分析4.7调频信号解调的门限效应4.8加重技术4.9频分复用(FDM)技术√√√√√√5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5.1数字基带信号传输系统的构成及各部分功用5.2数字基带信号的码型和波形5.3数字基带信号的频谱分析5.4数字基带传输中的码间串扰和噪声5.5无码间串扰的传输特性5.6无码间串扰时噪声对传输性能的影响5.7多进制数字基带信号的传输5.8眼图5.9为改善数字信号基带传输性能的几个措施√√√√√√√√√6数字载波调制6.1二进制数字振幅调制6.2二进制幅移键控系统的性能6.3二进制数字频率调制6.4二进制频移键控系统的性能6.5二进制数字相位调制6.6二进制相移键控系统的性能6.7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性能的比较6.8多进制数字振幅调制6.9多进制数字频率调制6.10多进制数字相位调制6.11多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性能6.12其它数字调制方式√√√√√√√√√√√√7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7.1、抽样定理及其应用7.2、模拟信号的量化√√√教学内容知道理解掌握学会7.3、编码和译码7.4、PCM通信系统7.5、增量调制系统7.6、各种改进型增量调制7.7、时分复用及其与频分复用的比较√√√√8同步原理8.1载波同步的方法8.2载波同步系统的性能8.3同步载波频率和相位误差对解调性能的影响8.4位同步的方法8.5群同步(帧同步)√√√√√9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9.1二元假设检验和各种判决准则9.2多次量测9.3二元确知信号的最佳接收9.4匹配滤波器及其应用√√√√10通信系统的数字化方法10.1BPSK载波相位同步系统的数字化10.2差分编码和差分相移键控系统的数字化10.3MPSK的载波相位恢复的数字化10.4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