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些东西吸引着我们走出去。那对外面世界的憧憬,那对他乡风光的畅想。旅行,曾经或者正在成为美好生活的代名词。旅行的确是很美好的生活,美中不足的却是,回来的生活,会带着些许失落。当生活回归到正轨的时候,突然有些不知所措。我们把它叫为节后抑郁或者旅行后抑郁,那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如果不是照片,很怀疑那段快乐是不是真的存在过。明明昨天还躺在柔软的沙滩上,接受着阳光无限的温柔,明明刚刚还豪迈在大山上,赞叹着无限美的风光。可是今天就伏在办公桌上,要强迫自己进入工作状态,然后失败,内心油然生起一种莫名的失落。快乐后的失落,几乎是一种必然,是一种人体的自然反应。鲜有人能躲避。因为这种失落是如此的常见。那些风光无数羡煞了众人的间隔年生活,那些背包走遍了一大片城市的同僚,他们在间隔年结束后要需要将近两个月的恢复期,会有一段时间莫名的烦躁,不想被打扰,不知道该怎么办。他们有时候会反思旅行到底给他们到来了什么,有时候则会抱怨人生为何诸多无奈。疯狂的间隔年后会有一大段失落。其实很多快乐都会带来失落。当我们参与朋友的婚礼,白天是那么的祝福,但是晚上却会感觉到一丝冷漠。当我们晚上和同事聚会嗨翻了天,人群散去面对残羹冷炙的时候会陷入一些恐慌,会感到莫名的空虚。在我们还小的时候,我们盼望着暑假和寒假,但是假期结束后老师们不断强调要我们把心收回来,开学那段时间总是难以投入学习状态甚至在连人类最快乐的性爱面前,如果你没有享受到身心合一的性的和谐,你通常也会陷入一些失落。这就是尼采为什么排斥性他不喜欢在短暂的快乐后,陷入一大段空虚。这里面有生物学的因素。我们的身体在经历过快乐和疯狂后,就会迷恋那种状态,再收回到原来的枯燥和单调的时候需要一点点时间,甚至有些反抗。这里面当然更多的是心理上面的原因。最明显的就是比较。即使弗洛伊德不去研究,我们也会知道人类具有“逃避痛苦,趋向快乐”的本能。在那段悠闲和疯狂的日子里,我们享尽了快乐,回来却不得不面对工作,陷入各种压力和疲于应付,甚至是重复了许多年的厌倦。如果人生可以自由选择,我想很多人会幻想如果老死在沙滩上该有多么幸福。我们从心底就会憧憬那样一种快乐,于是我们会拿出照片来回忆,即使身体不能回去,心也可以启动回忆的大门,再次看着照片重温下那种感觉,在意念里小小满足下,以实现对现实暂时逃避的目的快乐可以是你旅行的一个追求,这个是那么的不简单所以我们后面再说。我们先说逃避现实。如果你觉得压力过大,不喜欢现在的工作状态,很想放松下自己,而选择了旅行。那你失落的概率和力度也会非常大。诚然,旅行可以缓解压力,不过那终究是一片阿司匹林。当你无法调整自己的时候,你可以暂时抛弃一部分的责任,什么都不用想了去旅行,但是不可能逃避一辈子。当你回来,没有写完的报表还要继续,没有搞定的客户还要去搞旅行前的工作状况并不会因为旅行而减少半分。再加上需要额外拿出精力来恢复到你原来的正常状态,实际上你的工作压力比走之前会更大。如果你觉得工作压力大,想趁假期放松旅行下。我建议尽量不要这么做。与其有这些时间,我更建议你学习压力管理、时间管理等,通过实际的方法来调节自己的工作状态,好让自己更高效完成。我想当你在把繁杂的工作搞定的那一刹那,当你发现你比同事们做的要出色了很多的时候,你会发现那时候带来的喜悦感和放松感是旅行所无法给你的,那种持久也是很长很深的。逃避终究不是办法。当你痛疼,你可以去吃阿司匹林,但你更应该去医治。你的生活和工作状态也病了的时候,也需要你去医治。你去读心理学、管理学,提高能量与能力,压力就会迎刃而解当你把工作和生活中的难题克服了,或者克服了一个阶段后,你可以给自己一个犒劳和庆祝,然后去旅行。如果庆祝是你旅行的一个目的,我是非常欣赏的。人需要学会爱自己,在小有成就后,完成一个阶段后,奖励自己去旅行。那时候的旅行就是两份开心,加在一起就会感觉更好更开心。和逃避还不一样的是,当你心里装着工作没有被解决的时候,你去旅行的时候是很难活在当下的,那些压力和工作总会时不时的冒出来。一个网友曾经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