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提要:一、工程概况二、施工方案与施工方法1、施工方案:确定合理的施工顺序和施工流向,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的确定;确定工程施工的流水组织方法。附例多层砖混结构的施工顺序示意图:a、确定展开程序、施工顺序与施工合同,应遵守“先地下后地上,先土建后设备,先主体后围护,先结构后装修”的原则。b、拟定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的选择:在拟定施工方法时,应突出重点。凡新技术新工艺和对本工程质量起关键作用的分部分项工程以及工人的操作上还不够熟悉的分项工程,应详细而具体;对常规做法和工人熟悉的分项工程,则不需详细拟定,只提具体要求。施工机械的选择:首先选择主导工程的施工机械,各种辅助机械或运输工具应与主导机械的生产能力相协调,以充分发挥主导机械效率,在同一工地上,应力求机械种类和型号1尽可能少一些,以利于机械管理,应充分发挥施工单位现有机械的能力。c、确定工程施工的流水组织方法。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1、划分施工过程一个单位工程的分部分项很多,在划分施工过程时要详细考虑,既不能漏项又要尽量减少项目数。一般民用建筑施工过程可确定20~30个,工业建筑可确定为30~40个。一般要求如下:①应按施工的先后顺序划分。工作量大,占工期长的工序应单独立项;②穿插配合施工较复杂的施工过程要分细,不能漏项;③为了减少项目有些次要施工过程可以并入主要施工过程,不单独立项。如防潮层可以合并在基础砌筑内,以简化内容,突出重点;④施工过程的划分,宜与预算项目(或施工定额)对口;⑤施工过程的划分要结合具体的施工方法。例如:装配式单层工业厂房的吊装工程,如果采用分件吊装法,则施工过程分为:吊装柱、吊车梁、连系梁、屋架、屋面板等;若采用综合吊装法,则施工过程按节间来划分;⑥凡是在同一时期内由同一工作队进行的施工过程可以合并在一起,否则应当分列。2、工程量的计算(已给出)3、确定劳动量和机械台数量P=Q·H=Q/S(工日或台班)Q——工程量H——时间定额S——产量定额4、确定施工过程的持续天数、流水节拍、流水步距的计算①施工过程的持续天数(1)当知道或根据工作面计算出该施工过程每天按排的工人数时;该施工过程的劳动量(工日)某施工过程的持续天数=该施工过程每天按排的人数(2)当该施工过程每天按排的工人数无法确定时,则可参考下式粗略估算后,再进行适当的调整(调整到流水节拍是半天的整倍数)即可:该施工过程劳动量某施工过程持续天=×该工程总工期;该工程总劳动量②流水节拍的确定该施工过程的持续时间某施工过程的流水节=该施工过程所划分的施工段数该过程该段的劳动量或某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该过程该段工人数③流水步距的确定(主要采用无节奏流水)5、编制施工进度计划(1)编制进度计划的基本原则2a、在坚持合理施工顺序的前提下,尽可能将各个施工阶段搭接起来;b、尽可能使同一工种的施工班组能够保持连续施工;c、要以主导施工过程为核心的安排进度,其余的施工过程尽可能配合主导过程进行安排。(2)横道图(水平图表)的一般编制方法先画横道图的表式,按施工顺序,将各施工过程及根据以上计算出来的各自对应的工程量、定额、劳动量、工作天数、工人人数等,填入表的左边部分;再根据计算出来的流水节拍、流水步距绘出右边部分的条形进度图形,最后在右边部分的下方,将每天出勤人数迭加,绘出劳动力动态变化曲线形成初步方案,并做以下检查和调整:a、工期是否符合要求施工顺序应符合建筑施工的客观规律。应从技术上、工艺上、组织上检查各个施工项目的安排是否正确合理。b、工期是否符合要求工期首先应满足上级规定或施工合同的要求,其次应具有较好的经济效果,即安排工期要合理,但并不是越短越好。当工期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必要的调整。检查时主要是看各施工项目的延续时间、起止时间是否合理,特别应注意对工期控制作用的施工项目,即首先要缩短这些施工项目的时间,并注意施工人数、机械台数的重新确定。c、各项资源的消耗是否均衡劳动力、材料、机械等供应与使用,应避免过分集中,应尽量做到均衡。劳动力消耗的均衡性,可用以下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