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教育系统网络安全工作方案一、背景和现状信息化时代,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网络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基础。筑牢网络安全防线,维护经济社会稳定以及人民的切身利益,是保障国家安全,推进网络强国建设的必然之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网络安全工作一直以来在党的领导下谋划全局,统筹实施,有效调动和汇聚各方力量持续推进。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2023年《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也明确提出,要“筑牢可信可控的数字安全屏障”。强大而高性能的网络,是保障数字中国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数字经济安全的重要内容。建设网络强国,已经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和战略性问题。近年来,我国网络安全制度体系不断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等法律相继颁布,《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网络安全审查办法》等规范性文件陆续出台,保障网络安全的法律体系逐渐成型。《党委(党组)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等有关网络安全的党内法规体系也已逐步完善,充分体现了党的政治优势,形成了保障网络安全的磅礴之力。维护网络安全是系统工程,涉及的领域广,方面多。近年来,区教育局坚持系统思维,充分调动各基层单位主体积极性,最大限度凝聚各方力量,形成维护网络安全的最大合力,在网络安全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和快速发展。区教育局建立健全了以“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为核心的领导组织架构和工作管理体系。通过召开专题会议、举办培训讲座、连续出台相关文件通知和实施方案、开展教育系统网络安全状况调研等形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管理机制,健全了规章制度,落实了岗位责任。持续推进常态化网络安全大检查,利用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等契机组织多种形式的网络安全培训宣传教育活动,加强与区委网信办、公安分局网安大队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建立顺畅信息沟通和良好工作关系,在相关职能部门指导下,举办了线上线下、理论实践相结合的网络安全知识入校宣讲等活动,有效提高广大师生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强化了基层单位自主防护意识和能力,网络安全风险隐患得到了有效整改,网络安全事件发生得到了有效遏制,网络安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二、问题和不足当前教育系统网络安全工作面临的形势仍然严峻,问题和困难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网络管理设备安全防护能力普遍不足一是网络管理设备安全防护技术性能不达标,主要体现在设备未配备或更新滞后。近期开展的中小学、幼儿园网络安全状况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显示,中小学、幼儿园已安装硬件防火墙或者网络行为管理器等网络安全管理设备的比例较低,已安装具备合格防护能力的网络安全管理设备的比例更低,绝大部分中小学、幼儿园处于网络安全管理设备缺失,技防能力严重不足的状态。教育系统设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薄弱与快速增长的互联网服务应用需求存在突出矛盾。二是中小学、幼儿园普遍缺乏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专业技术人才,具体岗位职能无法按要求落实,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相关工作未能切实贯彻落实到位,网络管理设备使用不当,技术措施应用不实,自主防护能力不足,影响了设备安全防护能力的发挥。存在一定程度的“设备落后需求,人才落后设备”的普遍现象。2、网络安全工作机制仍需进一步规范标准一是中小学、幼儿园的网络安全制度体系缺乏统一规范和标准,处于各基层单位自主编制、各自为政的状态,涵盖范围不够全面,具体要求不够明确,岗位职能不够清晰,奖惩措施不够合理,网络安全工作无法确保得到有效贯彻和执行。二是中小学、幼儿园的网络安全工作体系仍然较为薄弱,尚未形成网络安全工作的成熟稳定运行机制和多部门联动机制。一方面是相对于复杂而庞大的工作量,教育局具体职能部门人手明显短缺,在日常检查评估、督促整改、跟踪指导等方面的履职能力存在先天不足,缺乏专业队伍的有力支撑。另一方面是中小学、幼儿园的绝大多数主管领导和管理人员没有接受过网络安全专业培训,对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