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槐乡》第一课时教案教案设计人:蔡锦萍教学目标:1、运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品味语言文字,学习欣赏作者的优美词句。3、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感受槐乡孩子的热情淳朴。教学重点: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和槐乡孩子的能干、热情好客纯朴可爱。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图片导入新课五月,气候宜人,繁花似锦、枝繁叶茂,是踏春的好时节。今天,老师带同学们一起去看看,(出示槐乡槐花开放的图片)看,五月,漫山遍野的槐花开放了,这就是美丽的槐乡。(板书课题)齐读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五月的槐乡。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2、让我们一起回顾课文,感受字词之美吧A.文中有那些和“槐”字有关的词语槐乡、洋槐花、槐花、槐花饭、槐花蜜B.走进槐乡,到处都能看见槐花:肩上衣襟上发辫上山洼里坡岗上C.槐花远看(白茫茫)、近看(白生生)指读、男生读。吃一口(甜丝丝、香喷喷)指读、女生读。槐乡的孩子心里真是(美滋滋)D.这些孩子还(大大咧咧)F.听,这是什么声音(嗡嗡嗡、劈啪啪)指读、齐读是蜜蜂飞来了,采走(香香的花粉)酿出(甜甜的蜜),孩子们跑来了,准备(美美地吃)一顿。G.看看这组词(挎篮儿打旋涡塞槐花熏醉)发现了什么?H.看这组儿化音的词语,谁读得准(小辫儿篮儿风儿)I..这些词组同学们会读吗?一塑料袋蒸过晒干的槐花一小罐清亮清亮的槐花新蜜J.槐花饭是这样做的:.槐花饭是用精面粉拌槐花蒸的,爱吃咸的,就浇上酱油、蒜泥、陈醋;爱吃甜的,就撒上炒好的芝麻,拌上槐花蜜,可好吃了。指读。引读这句三、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想想:五月的槐乡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读了课文,我知道这是()的五月槐乡。2、让我们一起走进五月槐乡,去感受它的美丽之处吧!四、学习第一自然段1、读第一自然段,数数有几句话?标上序号,检查PPT反馈。2、再次默读这一段,五月槐乡是怎样的美丽?用~~~勾画你觉得美的句子,是从哪里体会到的,在关键之处标上重点记号。3、集体交流:a槐乡的山洼里,坡岗上,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点红:山洼里坡岗上一片白茫茫预设:洋槐花开得真多,真茂盛。评读:五月,正是洋槐开花的季节,放眼远眺,山洼里、坡岗上、白白的一片,都开满了槐花,可真多呀!再指名读。1、2组读评读:五月的槐乡,槐花一丛丛、一簇簇,挂满枝头,一片片、一瓣瓣撒落地面,一眼望去,树上地上无处不是,如何不叫人美的陶醉其中呢?全班读过渡:除了感受到花多,从这句话中还体会到什么?预设:槐花很白很美,像刚降的大雪。点红:瑞雪初降读读“瑞雪初降”这个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师述:我也仿佛看到漫山遍野都是白色的槐花,仿佛刚下过一场雪一般,白茫茫的一片,好美呀!谁再读。3、4组读。五月的槐乡,槐花开得又多又白,真是美极了,不禁让人陶醉。齐读小结学法:回顾刚才的学习过程,我们会发现刚才的学习步骤是这样的:通过自读自悟找到描写槐乡美的语句,然后从句中找出关键词品词赏析,想象画面进一步感受槐乡美在哪里,最后抓住这些关键词有感情的朗读。出示课件。下面我们就接着用此方法继续感受槐乡的美丽。过渡:远看五月的槐乡,槐花开得多而白,让我们走近,再仔细瞧瞧,还能从哪儿感受到五月槐乡的美丽?b.有的槐花抱在一起,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如新疆姑娘披散在肩上的小辫儿。(1)预设:从“玉雕的圆球”知道槐花晶莹美丽。师述:这里的“圆球”是因为槐花都——在句中找到那个词——“抱”。从“抱在一起”我们能想象出槐花在枝头绽放的样子吗?预设:花开得多,紧紧挨在一起,挤都挤不下了。师述:出示课件,一起看看“抱”在一起的槐花,紧紧挨在一起成一个团形。这里能把“玉雕的圆球”改成“白色的圆球”吗?预设:玉雕感到玉有光泽,圆润,白色就没有这种通透之感了。师述:玉雕的圆球说明槐花不仅白而且圆润、饱满、通透指名读。师评1:槐花抱得真紧呀!师评2:玉雕的多精致呀!引读(2)还有什么样?课件出示: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如新疆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