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压力的表现1、来自自身的压力。工作中,教师总是希望自己在各方面都做得尽善尽美,并且渴望他人看到、肯定自己的成绩。成绩和付出的劳动并不总是成正比。这就使得,教师如果觉得成绩不够理想而加倍的努力工作,但是努力的结果不一定能达到自己预期的结果。2、来自学校的压力。诸如职称评定、教师聘任、末位淘汰、按绩取酬等等,每位教师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说服教育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学校为了教学质量这条生命线在每次考试后对平均分、合格率、优秀率、等都要作详尽统计和分析对比,这让教师备感压力,吃力不讨好,两头受气的事时有发生。特别是班主任还要担心班上的学生出事情,他们在胆颤心惊中度过每一天……3、来自社会的压力。社会上对教师的期望值相当的高,以为教师应该是十全十美的人,由于教师承担的是负责培育下一代的特殊职业,所以对教师的要求是相当的高。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尤其现在的独生子女家庭,家长对孩子的受教育的状况特别关注,孩子将来如何,就意味着这个家庭将来在社会上的地位如何,而孩子的将来与其在校所受的教育有关……目前家长对子女的溺爱,已是路人皆知,好多家长,对自己的子女根本没法管教,他们总是把所有的责任推给老师。4、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心理常常超负荷。教师扮演的是为人师表的角色,这种职业的神圣感在客观上迫使教师不得不掩盖自己的喜怒哀乐,同时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社会的沉重期望,不少教师往往心力交瘁,长此以往,势必会使心理不堪重负。二、如何缓解压力1、营造和谐宽松的工作生活环境。教师是人,不是机器,也需要过普通人的生活,家庭也许正面临着孩子上学或就业、老人卧病等忧虑,给学校与教师创造宽松、良好的工作环境,让教师有轻松的心情、饱满的精神、充沛的精力、健康的心理投身于教育教学工作。2、调整情绪,保持平衡。感到困惑、不平衡,如不及时疏导,不仅影响自身,更会投射到学生身上。自我调节是保持良好心境的关键。一是多角度地思考,平息消极情绪。二是及时转移,淡化不良情绪。三是科学运用自我防御机制。如情绪高涨时,不要让它廉价发泄,而是让他稳定下来,向积极的更高的层次升华;3、投身工作,乐于奉献。教师虽然工作繁重,生活清苦,但是,如果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愿意教书育人、诲人不倦,有了这种心情与心境,那么教师就已经具备了心理健康的基本条件。能够在工作中不断寻找乐趣的人才能保持健康的心理。4、善于交往,融洽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教师顺利进行教学工作的保证,将自己和谐地融于社会之中,才能保证健康的心理。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当我们表现了对别人的真诚关注、爱护、安慰、信任、鼓励、赞赏和批评,同时也会得到别人的关注、爱护和安慰,从而使心理的健康发展获得足够的营养。5、自我反思,自我教育。“只有当不断地致力于自我教育的时候,才能教育别人”。教育实践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造成教师工作出现失误在所难免。因此,教师对于每日每时的教育活动进行反思是非常必要的。只有不断地观察和省视自身的行为,即教育活动本身,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