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努力追寻理想中的学校VIP免费

努力追寻理想中的学校_第1页
1/3
努力追寻理想中的学校_第2页
2/3
努力追寻理想中的学校_第3页
3/3
努力追寻理想中的学校——《新学校十讲》读后感郑洪燕当全国大部分学生每天在题海中埋头苦读,为提高分数而殚精竭虑时,有一所学校的学生,自己开办广告公司、组建投资银行,甚至还可以用盈余设立奖学金。当全国大部分学生每天在同一间教室上课,拿着全班一样的课表时,有一所学校的学生,课间穿梭在没有班级和班主任的校园,奔向自己所选课程的教室。当全国大部分学生每天在学校的每一分钟都被他人安排好时,有一所学校的学生,不仅能够选择学什么,还能选择什么时候学、在哪里学、跟谁一起学、以什么方式学。……这是一所全新形态的学校——北京十一学校,学校实施5年的“创新育人模式改革”首次公之于众,就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十一学校它究竟有何不同?寒假里拜读的教育名家、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的《新学校十讲》一书中或许我找到了答案。李校长在全国发起并领导了新学校运动,意在重新定义学校,并寻求在行动研究中趟出一条新的办学之路,创造学生快乐、教师幸福、社会满意的“新学校”。这本书收录了李校长的十次讲话内容,从中可以看出他对当代中国的教育以及中国教育的未来的深刻思考和坚实实践,发人深省。找准自己的“客户”,用“倾听”来找寻“客户”的声音《新学校十讲》中李校长用企业的管理模式来管理学校的方式很新颖科学。第二讲把“客户”这个企业管理名词引进了学校管理中,我十分认同学校工作中大家都要找准自己的“客户”,用“倾听”来找寻“客户”的声音,随之确定实施的项目,形成发展的动力机制;将“问题”当做资源,在研究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正如李校长所言,新学校研究是一项非常有价值的课题,比起以往的学校管理研究,新学校的行动研究更注重用理科思维、数据分析来寻找问题突破的方向和行动改进的策略。书中还为我们介绍了许多让人耳目一新的走向新学校的测量工具和方法。如用帕雷托示意图、因果矩阵诊断表、鱼骨图等了解教师的真正需求和关键要求,并做出相应的诊断和改进。这种理性分析比以往经验型或直觉性决策更富有科学性和说服力。作为学校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往往是解决发展难题,引领学校未来发展方向的前提和关键,我们不妨借鉴李校长的方法,用数据说话,用图表分析,让我们的思维更富有逻辑性和周密性,少走一点管理的弯路,多提高点管理的效能。把“客户”——学生的需要和成长放在第一位学生是我们的“首要客户”。书中所举案例大部分都是学生在学校中发生的点点滴滴,看似平常的小事,李校长却如获至宝、如数家珍,把件件小事转化为学生成长的大事。“以学生为本”作为口号几乎每个学校都在讲,但是我们真正面对学生的学校生活时又是如何做得呢?学生喜欢哪些地方?学生喜欢哪些活动?可能很多教师、学校管理者都回答不上来。但是,十一学校却非常当回事,他们开展“学生最喜欢的十个地方”和“学生最喜欢的十项活动”调查,用第一手的资料来读懂学生。比如在十一学校,接待来访的客人被精心开发成一门特色课程,“学生大使团”应运而生,学生们以自己富有创意的方式,向来自四面八方的参观者展示学校的办学特色,展示自己的风采。还有学校书店、广告公司、咖啡馆、校电视台、校报校刊、“开学护照”等等,这些岗位和工作的主角,全部是学生!学生拥有了一个又一个课堂之外的展示舞台,校园里增加了一门又一门崭新的育人体验课程。学生永远是学校的主人,学校的一切活动,都指向学生,为了学生,“学生第一”。创造一个真正属于孩子们的学校,把学生的需要和成长放在第一位,给他们搭建舞台,提供空间,创造条件,这就是十一学校努力探索和践行的教育理念,也是我们追求的理想的新学校。本学期学校通过家长和孩子自主选择、网上申报,学校审核的方式,为三四年级的学生在周五下午开设了三节选修课程,包含足球、羽毛球等6门体育课程和西点、航模、钻石贴等12门综艺课程,大大丰富了原有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不同发展的跑道。但是,当这些课程开设起来之后,我们就要思考,这些选修课程的开设是学校主观设定的,没有全面征求这些课程的“客户”——学生的需求,我们的学生他喜欢什么样的课程?...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努力追寻理想中的学校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