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合唱教学训练方法与措施------元宝山区向阳小学袁晓静合唱作为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演唱兴趣、增强其演唱的自信心、发掘其表演潜能都具有重要意义。而目前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限制了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为此,本文从多方面探讨教师应采取的方法和措施,以期能对小学音乐课堂的合唱教学有所帮助。开展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合唱教学,就要正视当前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合唱教学的教授方法过于单调、学生参与合唱教学的积极性有待提高等方面的问题,在善于创设情境、合理选择演唱材料与动作、努力提高教师的合唱教学能力、积极开发合唱课程教学资源等方面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使其收到好的合唱教学成效。美妙的人声是任何乐器都无法替代的。童声合唱是大自然中最和谐的音响,是无以伦比的天籁之声。演唱优秀的童声合唱对于提高孩子的道德修养、陶冶他们的情操、丰富他们的形象思维有着积极地作用。作为童声合唱的个组成部分,小学音乐合唱这种独特的艺术活动形式,在我国的小学校园普遍得到开展。合唱教学的开展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培养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相互信任的意识。学校合唱训练更可以通过训练来教化我们的学生,净化孩子们的心灵,让学生在歌唱中充分体验真、善、美,对少年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从认识中积累现今的音乐课已经不是一堂“你唱我学”的满堂输入的音乐形式,多种教学丰富了音乐的内容,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那么在合唱教学中从认识合唱到不断接触需要经过一个过程,阶段代表了合唱能力的不同,“质”每个阶段贯穿着“量”的积累和进步。对我们教学来说,教师所传授的合唱知识是通过一定手段,如所给的练习和曲目教材,在这个阶段之内学生从认可,认识到介入需要扎实的耐心地一砖一瓦的积累,同时,这一阶段的完成,不重视基础,忽视量的积累无根据的跨越式学习,拔高学生的合唱度,往往会事半功倍,随之而来的是问题多多,效果不想。这如同我新走上工作岗位时,由于经验等方面的不足,面对本音乐学科教学,主观认为这是一节简单的课堂,然而却忽略了学生的接受程度,最后别说合唱,连感情的齐唱也未达到,这给我很大启发,有时站在你的“童年”,站在学生的位置来反思一下,这样的“换位”会对我们的音乐教学有所启迪。二、共性的统一和科学,社会等学科一样,任何一门教学不是单一的,需要多种元素的支持。合唱教学中离不开声乐的整体性即追求共性的和协。然而在追求合唱完美追求教学中的共性美。使学生在歌唱中具有共同的感受,如和谐音色美。让学生在合唱中和他人的声音协调融合,又要从学生的嗓音条件和气质的特点为出发,因材施教,这对于我们音乐老师来说是一个考验,因为小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声乐条件不能和专业受训人相比,受到所需理想的效果,这就需要老师们具有这方面耐心,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方法,力求到达共性的统一如音色与表达等。三、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在正确发声方法的训练中,教师应从儿童的技巧入手(即姿势、呼吸、发声等)指出学生正确地表达歌曲内容,在自然童声的基础上唱出甜美、圆润、动听的歌声。1、歌唱姿势。正确的歌唱姿势,是获得动听歌声的首要条件,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歌唱姿势,要求学生不论是站着还是坐着,都要精神饱满,身体端正、自然。站立时要求:胸部稍挺,腹部微收,头部端正,颈部放松,两脚平放地面,两手自然下垂;坐立时要求:胸部稍挺,腰部、背部要直,头部端正,颈部放松,两脚平放地面,两手自然地放在膝上。2、呼吸。呼吸是发声和歌唱的动力,良好的呼吸是正确表达歌曲音乐形象,获得动听歌声的重要条件,在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闻花香”,以感受吸气的方法;模仿吹羽毛,体会均匀的呼气。3、发声。歌曲教学前的发声练习,是声乐教学的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培养学生自然、良好噪音的必要途径。在训练中首先应培养学生练声的兴趣,单纯的发音练习,会让他们觉得枯燥乏味,所以教师应选择一些生动活泼的、形象的模声练习。四、音准和节奏的训练音准和节奏是合唱训练的基础,所以,在每次的排练中都应进行10--15分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