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王庙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学案《藤野先生》导学案主备人:韩文宏审阅人:班级:姓名:周次:教师寄语:我们不怕不懂,就怕装懂;不怕不足,就怕满足。同学们,一定要虚心进取哦!课前热身:(文学常识是你学习语文的好帮手,一定要掌握哦!)1、走进作者:鲁迅(1881—1936),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一生写作了许多小说、杂文、散文、诗歌、日记、书信、论著,还翻译了不少作品,这些都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宝贵财富。2、相关知识:(1)课文《藤野先生》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鲁迅于1926年2月至11月间写作的十篇回忆散文。最初在《莽原》半月刊上陆续发表时,总题为《旧事重提》;1927年5月,编印成书时改题为《朝花夕拾》。这是鲁迅回忆青少年时代生活经历的一组文章。本文是鲁迅离别了藤野先生二十年后写的。(2)写作背景: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1902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的生活片断。写作年代则是在鲁迅离别了藤野先生二十余年后的1926年10月12日。鲁迅到日本求学,本想以学医来救国救民,可在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习时,有一次观看反映日俄战争的影片,片中中国人看日本人枪毙给俄国人做侦探的中国人的麻木神情给鲁迅以很大的刺激。从此,他弃医学文,决心用文艺作为武器进行战斗,从而唤起国民的觉醒。鲁迅作此文时,正当“三•一八\"惨案发生之后,鲁迅积极支持爱国学生的正义行动,与反动军阀以及反动文人进行英勇斗争,用战斗的文章来抨击“正人君子”的迫害,抒发自己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歌颂没有民族偏见、正直、热情的藤野先生所代表的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3.方法指导:散文,是与小说、戏剧、诗歌并列的文学体裁,在语文学习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学习散文要领悟神髓散文可分为叙事散文、写人散文、写景散文、哲理散文等。无论何种散文都遵循“形散而神不散”的写作原则。所谓“神”,就是一篇散文所要表达的某种情感或观点。领悟散文的神髓,需要注意三种句子。1.情感句。所谓情感句,就是表现某种情感倾向的句子。情感句直接传达了作者的感情。它对我们把握散文的整体情感倾向很有裨益。2.心理描写句。心理描写是一种重要的描写手段,这些对文章人物心理细致描摹的句子,也往往流露出作者的内心情感。3.议论句。议论句是对文章情感或主旨的直接揭示,这些句子是我们领悟散文神髓的重要切入点。第一课时【目标引领】1.识记重点字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2.理清课文思路和线索。【自主学习】朗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1.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绯红()不逊()诘责()匿名()油光可鉴()畸形()瞥见()杳无消息()深恶痛疾()发髻()抑扬顿挫()驿站()2.结合课文,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绯红:畸形:标致:深恶痛绝:诘责:匿名:凄然:物以希为贵:瞥见:【合作探究】1、朗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内容:2.将课文分成三大部分,并概括各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提示:文中“我”的活动变换了3个地点,请根据地点的变化来划分。3、本文的叙事线索是什么?第二课时【目标引领】1、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2、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和抓住主要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合作探究】(一)结合语境赏析下列句子。1.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这表明作者对清国留学生怎样的情感与态度?从句中哪关王庙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学案些词语可以看出来?)2.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重点分析”正人君子”)3.文中还有哪些值得品味的句子,找出来并赏析.(二)细读课文4——35自然段,思考以下问题。4.文章写了藤野先生的哪几件事?这些事表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品质?(用自己的话概括)5.作者为什么要告别藤野先生离开仙台(或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什么)?这表现了他什么样的精神?(三)细读36——38自然段,思考以下问题。6.文章流露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深深怀念之情,请找出文中写鲁迅怀念藤野先生的具体表现。【巩固提升】必做题:分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