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能守恒定律》复习教、学案班级________学习小组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评价_________考纲要求权威解读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ⅡⅡ能够灵活运用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解决相关问题。它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本规律,是高考的重点。大部分题目都与牛顿运动定律、圆周运动等知识相互联系、综合命题,难度中等以上,多为计算题。(一)学习目标:1、深入理解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弹力做功与弹性势能。2、深入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机械能守恒定律。2、难点:机械能守恒条件的理解[自主预习]A、阅读教材必修2第63页(第4节重力势能)、第67页(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第75页(机械能守恒定律)B、完成下列填空:一、重力势能、弹性势能1、重力势能(1)重力做功的特点①重力做功与无关,只与始末位置的有关。②重力做功不引起物体的变化.(2)重力势能①概念: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②表达式:Ep=③矢标性:重力势能是,正、负表示其大小。(3)相对性:选不同的零势能面,物体的重力势能的数值是的。若物体在参考平面以上,则重力势能为;若物体在参考平面以下,则重力势能为。通常选地面为参考平面。(4)系统性:重力势能属于物体和组成的系统,通常简单地说是物体的重力势能。(5)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①定性关系:重力对物体做正功,重力势能就;重力对物体做负功,重力势能就。②定量关系:重力对物体做的功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即WG=-(Ep2-Ep1)=Ep1-Ep2。2、弹性势能(1)概念:物体由于发生而具有的能.(2)大小: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形变量及劲度系数有关,弹簧的形变量,劲度系数,弹簧的弹性势能越大.(3)弹力做功与弹性势能变化的关系类似于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用公式表示:W=。二、机械能守恒定律1、机械能和统称为机械能,即E=Ek+Ep,其中势能包括和。2.机械能守恒定律(1)内容:在只有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与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而总的机械能。(2)研究对象:(3)表达式:观点表达式守恒观点E1=E2EK1+EP1=(选零势能参考平面)转化观点ΔEK=(不选零势能参考平面)转移观点ΔEA=(不选零势能参考平面)通过你的自主预习,你有哪些问题?[问题探究]一、合作学习观察图中情景,思考:1、描述发生的物理现象?2、为什么会发生这些现象(从受力、做功和能量角度分析)?3、问题讨论:(1)关于“重力做功、弹力做功”;“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你有哪些认识?如何认识怎样认识它们的关系?(2)关于《机械能守恒定律》你如何描述(文字、公式、守恒的条件)?(3)机械能“守恒”是指初、末态的总机械能相等,对吗?(4)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你掌握了哪些方法?二、知识应用(一)机械能守恒条件的理解:例:下列四幅图表示不同的物理情景,其中机械能守恒的是()A、图1:把物体m斜向上抛出到落至水面,不计空气阻力,对物体m。B、图2:物体从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光滑斜面体上下滑到底端,对物体m。C、图2:物体从光滑水平面上的斜面体上由静止下滑到底端,对物体m。D、图3:小球从某一高处自由下落到竖直弹簧上,向下运动到最低点;再反弹上升,离开弹簧的过程。对物体和弹簧组成的系统。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的方法?(1)用做功判断:若物体或系统只有重力或弹簧的弹力做功,或有其他力做功,但其他力做功的代数和为零,机械能守恒。(2)用能量转化来判断:若系统中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而无机械能与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化,则系统的机械能守恒。(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三种表达形式和用法练:质量分别为m和M(M=2m)的两个小球P和Q,中间用轻质杆固定连接,在杆的中点O处有一固定光滑转动轴,如图所示。现在把杆置于水平位置后自由释放,在Q球顺时针摆动到最低位置的过程中,下列有关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B)A、Q球的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Q球和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B、P球的重力势能增加,动能也增加,P球和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不守恒。图2图1图3C、P球增加的机械能大于Q球减少的机械能D、P、Q系统减少的重力势能大于二者增加的动能深化:(1)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