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注册城乡规划师之城乡规划原理能力测试试卷A卷附答案单选题(共45题)1、下列不属于镇规划强制性内容的是()。A.确定镇规划区的范围B.明确规划区建设用地规模C.确定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防灾减灾等内容D.预测一、二、三产业的发展前景以及劳动和人口的流动趋势【答案】D2、人类社会有着百万年悠久发展历史,但城市出现还只有几千年,根据考古发现,人类历史上最早城市大约出现在公元前()年左右。A.1500B.2000C.2500D.3000【答案】D3、下列不属于城市道路系统布局主要影响因素是()。A.城市交通规划B.城市在区域中位置C.城市用地布局结构与形态D.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答案】A4、要使政府公共投资真正能够形成合力,发挥乘数效应,拉动经济增长,必须()。A.确定重点发展地区,策划和安排重大建设项目B.确定近期建设用地范围和布局C.立足现状,切实解决当前城市发展面临突出问题D.重点研究近期城市发展策略,对原有规划进行必要调整和修正【答案】A5、下列属于城镇型行政区通名是()。A.①③④⑤⑦⑧B.①⑤⑦C.②⑤⑦⑧⑨D.②③⑤⑧【答案】D6、关于我国古代城市表述,下列哪项是错误?()A.夏代一些城市已经有了一定排水系统B.战国时期都城形成了大小套城布局模式C.宋开封城居住用地布局采用是坊里制D.元大都基本体现了《周礼·考工记》城市形制【答案】C7、为了加强规划实施及其监督,()把规划中涉及区域协调发展、资源利用、环境保护、风景名胜资源管理、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公众利益和公共安全等方面内容规定为强制性内容。A.《土地管理法》B.《城乡规划法》C.《城市用地分类和规划建设用地标准》D.《中国城市交通需求管理行动计划》【答案】B8、土地使用控制是指()。A.为了保证良好城市环境质量,对建设用地能够容纳建设量和人口聚集量做出规定B.对建设用地建设内容、位置、面积和边界范围等方面做出规定C.为了满足生产、生活良好环境条件,对建设用地上建筑物布置和建筑物之间群体关系做出必要技术规定D.对建筑群体环境做出控制与引导,即对由建筑实体围合成城市空间环境及周边其他环境要求提出控制引导原则【答案】B9、不属于城市绿地中附属绿地是()。A.居住用地B.公共设施用地C.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D.城市绿化隔离带【答案】D10、为了适应城市规划()管理需要,1991年建设部颁布《城市规划编制办法》首次将详细规划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与“修建性详细规划”。A.规范化B.整体化C.法制化D.统一化【答案】C11、城市规划现状调查中,所使用最基本手段是()。A.现场踏勘或观察B.抽样调查或问卷调查C.访谈和座谈会调查D.文献资料运用【答案】A12、攀枝花、大庆、鞍山、东营、克拉玛依等许多城市兴起是()模式典型案例。A.商品短缺时期以乡镇集体经济为主导城镇化B.计划经济体制下以国有企业为主导城镇化C.市场经济早期以分散家庭工业为主导城镇化D.以外资及混合型经济为主导城镇化【答案】B13、影响城市用地发展方向选择的主要因素一般不包括()。A.与城市中心的距离B.城市主导风向C.交通的便捷程度D.与周边用地的竞争与依赖关系【答案】B14、带型城镇特点是()。A.建成区主体平面形状长短轴之比大于4:1,并明显呈单向或双向发展B.建成区总平面主体团块有3个以上明确发展方向C.建成区主体轮廓长短轴之比小于4:1,是长期集中紧凑全方位发展状态D.由两个以上相对独立主体团块和若干个基本团块组成【答案】A15、影响居住用地指标拟定因素不包括()。A.城市规模B.城市性质C.社会条件D.城市用地标准【答案】C16、城市绿地是指()。A.城市中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各类绿化及其用地且为相互联系并具有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整体B.以自然和人工植被为地表主要存在形态城市用地C.对各种城市绿地进行定性、定位、定量统筹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结构绿色空间系统D.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防灾等作用绿地【答案】B17、作为规划者,在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始终从城市生态经济整体出发,认识和把握经济规律与生态规律()、相关性,努力探索二者和谐发展实现途径。A.矛盾性B.同一性C.对立性D.协调性【答案】A18、下列关于规划实施管理表述,错误是()。(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