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第1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定义2、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1及性质定理23、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习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对角、对边相等的性质,以及性质的应用.学习难点: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预习指导:1、在四边形中,最常见、价值最大的是平行四边形,生活中也常见平行四边形的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都是平行四边形。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平行四边形。3、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过程:学习新知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平行四边形。(2)几何语言表述:∵AB∥CDAD∥BC∴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3)定义的双重性:具备__________________的四边形,才是平行四边形,反过来,平行四边形就一定具有性质。(4)平行四边形的表示:平行四边形ABCD记作_________,读作___________.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是一种特殊的四边形,它除具有四边形的性质和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外,还有什么特殊的性质呢?已知:如图ABCD,求证:AB=CD,CB=AD.证明:通过上面的证明,我们得到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1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2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应用举例:例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E=CF,求证:AF=CE.例2、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500,求∠B、∠C、∠D的度数。三、随堂练习1、平行四边形的两邻边的比是2:5,周长为28cm,求四边形的各边的长。2、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若∠A:∠B=2:3,求∠C、∠D的度数。四、当堂检测1.填空:(1)在ABCD中,∠A=,则∠B=度,∠C=度,∠D=度.(2)如果ABCD中,∠A—∠B=240°,则∠A=度,∠B=度,∠C=度,∠D=度.(3)若ABCD的周长为28cm,且AB:BC=2∶5,则AB=cm,BC=cm,CD=cm,CD=cm.2.(选择)在下列图形的性质中,平行四边形不一定具有的是().(A)对角相等(B)对角互补(C)邻角互补(D)内角和是3.(选择)如图,在ABCD中,如果EF∥AD,GH∥CD,EF与GH相交与点O,那么图中的平行四边形一共有().(A)4个(B)5个(C)8个(D)9个4.如图,在ABCD中,AC为对角线,BE⊥AC,DF⊥AC,E、F为垂足,求证:BE=DF.5、如图,AD∥BC,AE∥CD,BD平分∠ABC,求证:AB=CE课后反思:优点:本课是在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这节课的重点是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应用,难点是平行四边形性质的证明过程。为了让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我采用让学生动手操作,用眼睛观察,再归纳、证明、应用等过程,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达到了当堂学习当堂记住的目的;为了解决本课的难点我采用了分析、引导、板书示范的方式,同时鼓励下面的同学按自己的思路写下来,写完之后教师再给他检查指导,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基本上理清了证明思路,教师板书突出了学科符号语言,效果较好。不足:1、在课堂活动中,画平行四边形的时候学生出现画图茫然的现象,好多学生不知所措,就连板书的那两个学生也操作了好一阵子。2、在教材整合上,让学生用两个全等的三角形拼四边形的时候,节奏有些慢,印象了整节课的进程。3、各个环节结合不紧凑,主线不够分明。改进的方法:针对学生画平行四边形的情况,教师应做好预设,提前做好铺垫,比如;在复习阶段设置平行线的画法;学生动手操作的速度有些慢,教师要在平时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的训练;在备课方面,要做好精益求精,不敢怠慢。为自己负责,也为他人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