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平市华兴中学新课程高效课堂—行动工具《捕蛇者说》导学案班级:组名:姓名:第二课时【学习重点】理解并积累重点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及用法;抓住蒋氏自陈心曲的话,理解作者采用对比表现“赋敛之毒”的写作手法。【学习难点】学习本文运用对比手法,以捕蛇之“利”反衬赋敛之“毒”的写法,理解“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这一中心句的内涵。【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分析研讨课文4、5节,理解文章内容,掌握重点文言实词(病、藉、徙、俟、食)和文言虚词(乎、而、之、焉、以、于、夫等)的意义和用法。2、学习作者运用对比、衬托揭示文章主题的写法。3、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同情人民、痛恨苛敛的思想,养成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自主学习】对子互阅,组内交流1、朗读4、5节,并梳理文意。2、掌握重点实词的含义。以啮人()当其租入()殚其地之出()曩与吾祖居者()而乡邻之生日蹙()几死者数矣()()又安敢毒耶?()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今虽死乎此()3、翻译句子。①然得而腊之以为饵。②君将哀而生之乎?③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④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⑤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4、比较各组加点字,选出用法相同的一组。()A、黑质而白章//佣者笑而应曰。B、以啮人//可以已大风。C、当其租入//其始D、以王命聚之//募有能捕之者【合作探究】小组展示,交流评价1、在文中划出重点实词和虚词,并理解意义和用法(要做适当延伸)。2、梳理翻译。3、理解段落大意。4、理解全文,作者在文中主要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在文中找句子回答下表。蒋氏乡亲们生存情况生活状况危险次数死亡先后这种写法有何作用?【训练巩固】自主训练,精讲点拨1、你能翻译并理解下列句子在文中的作用吗?①余闻而愈悲。②苛政猛于虎也。③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④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2、下列“于”的意义和用法与“征于色,发于声”中的相同一项是()A、余将告于莅事者B、吾祖死于是C、苛政猛于虎也D、积于今六十岁矣3、在文言文中,“而”作为连词表示前后的关系有:A、并列B、转折C、修饰D、承接。请将代号填入下列句后括号里。①黑质而白章()②退而甘食其土之有()③吾恂恂而起()④而乡邻之生日蹙()4、本文的中心句是:【拓展延伸】苛政猛于虎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同“轼”)而听之,使(派)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实在)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公公)死于虎,吾夫又死焉,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离开)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记住)之,苛政猛于虎也!”1、下列倾斜的字的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苛政猛于虎昔者吾舅死于是B.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C.何为不去也苛政猛于虎也2、把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1)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2)小子识之3、文中的“苛政”指什么?《捕蛇者说》中引用孔子的话,其中“苛政”又指什么?柳宗元为什么要引用孔子的话?对子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教师寄语: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相信自己,我能行!年级科目第页共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