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税局建立税收风险防控机制的有益探索编者按在“营改增”全面实施到位后的新形势、新任务下,如何全面发挥税收职能作用,积极主动地收好税、执好法、服好务,进一步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财力支持,是当前摆在税务部门面前的一大挑战和机遇,特别是税收风险应对在县级局“最后一公里”尚未全面落地,也成为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诸城市地税局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今年以来,诸城市地税局按照潍坊市地税局的试点部署,坚持以风险管理为导向,利用“互联网+税收”和大数据优势,整合税收风险管理职能,打破传统的“征管责任区、专管员管户”征管方式,率先在全省地税系统探索建立起以“一体化统管、智能化推送、分类式应对、过程式监督、绩效化考核”为特征的税收风险一体化防控机制,“五指成拳”管住税收风险,实现了税收风险的提前预防、及时发现和有效消除,一方面有效消除和降低了纳税人的风险,另一方面进一步夯实了征管基础,提高了征管质量,有力地促进了税收收入增长。今年1—7月,该局共完成各项税收收入35.72亿元,同比增收6.85亿元,增长23.7%。这一具有样本意义的新机制是如何推进的?其成效如何?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日前进行了实地调查。知难而进,积极作为,吹响税收风险防控的集结号今年年初,针对税务审计暴露出来的税收管理中的问题,诸城市地税局在全局开展“加强风险防控、查找薄弱环节、强化税源管理、增加税收收入”调研活动,10多次调研汇成一份份自我审视、直面征管一线现状的调研报告,问题聚焦在“老、减、增、滑”现象突出。实行多年的“征管责任区和专管员管户”传统征管方式弊端日益显现;“营改增”全面实施到位后,“以票控税”手段缺失,税收风险管理弱化;税收征管日常行为规范与税收工作纪律约束结合不够紧密,存在“两张皮”现象,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税收风险如果预防不到位、消除不及时,极易触发执法风险和廉政风险。如何在风险防控这一“落一子而满盘活”的关键环节上寻求新突破?面对严峻的现实,有着强烈的担当精神和进取意识的诸城市地税局党组一班人,知难而进,不等不靠,积极作为,精心制定实施税收风险一体化防控改革方案,吹响了税收风险防控的集结号。今年4月,该局成立了税收风险防控中心,在保留税源管理科、稽查局机构编制的基础上,将其中14名人员整合到风控中心工作。同时将征管和科技发展科、税源管理科、法规税政科的税收风险管理职能调整到风控中心,纳税服务、分局(所)、稽查、督查等部门在风控中心的一体化统管下,各司其职、互动协作,形成了统一指挥、扎口管理的税收风险一体化防控机制。身兼双职的诸城市地税局稽查局局长兼风控中心主任刘志勇对新工作有着新体会:“一体化统管”大胆整合税收风险管理职能,显现出扁平化、高效率运转的显著特点,有效解决了以往税收风险管理职能分散、风险防控形不成有效合力的难点问题,使日常纳税评估到稽查达到了无缝衔接的精准化程度。风控中心成立以来,先后对6家上市公司、78家重点税源企业进行了涉税风险监控分析,开展了股权变更涉税风险防控和房地产业、建筑安装业纳税评估。今年1—7月,全局通过税收风险一体化防控入库税款4.1亿元,其中由专业化治理团队通过专项风险治理累计评估税款2.92亿元。新机制“五指成拳”,破解制约风险防控“最后一公里”的五大难题“建立税收风险一体化防控机制,落脚点在还责还权于纳税人,而我们税务部门则利用新机制做好纳税人的纳税风险管控,有风险去管,无风险则不打扰,及时提醒纳税人,把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我们有时就像‘消防员’的角色,不仅是‘灭火’,更重要的是‘防火’。”诸城市地税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浩给记者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诠释了税收风险一体化防控机制的发力点前置的关键所在。防患于未然。为纳税人保驾护航,减轻纳税人负担,税收风险防控一体化目标指向明确。诸城市地税局在整合税收风险管理职能,优化配置人力资源,实施“一体化统管”的基础上,科学界定税收风险层级,形成了覆盖全局层次清晰、逐层递进的税收风险一体化防控机制。机制改变,理念先行。诸城市地税局按照“一体化统管”的需要,在充分考虑税务人员年龄、精力、能力和自身意愿的基础上,采取个人、组织和综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