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第二阶段考试高二理科班物理试题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班级和姓名。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只需上交答题卷。5、本试卷中取g=10m/s2第I卷(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跳高比赛中,必须在运动员着地处铺上很厚的海绵垫子,这是因为:()A.减小运动员着地过程中受到的冲量作用B.减小运动员着地过程中受到的平均冲力C.减小运动员着地过程中动量的变化量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2.下列关于氢原子光谱的说法,正确的是()A.氢原子光谱线的波长是连续的B.氢原子光谱线的频率与氢原子能级的能量差无关C.氢原子光谱线的频率只能取一些特定的值D..氢原子光谱说明氢原子能量是连续的的3.当用一束紫外线照射装在原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上的锌板时,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其原因是()A.验电器内的金属箔带负电B.有电子从锌板上飞出来C.有正离子从锌板上飞出来D.锌板吸收空气中的正离子4.如上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现让一束单色光照射到大量处于基态(量子数n=1)的氢原子上,受激的氢原子能自发地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则照射氢原子的单色光的光子能量为()A.13.6eVB.3.4eVC.10.2eVD.12.09eV5.氢原子的核外电子从距核较近的轨道跃迁到距核较远的轨道过程中A.原子要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增大,原子的电势能增大,原子的能量增大1234∞-13.6-3.4-1.51-0.850E/eVn(第4题图)B.原子要放出光子,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的电势能减小,原子的能量也减小C.原子要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增大,原子的电势能减小,原子的能量增大D.原子要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的电势能增大,原子的能量增大6.放射源放在铅块上的细孔中,铅块上方有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度垂直于纸面向里。已知放射源放出的射线有α、β、γ三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是α射线,乙是γ射线,丙是β射线B.甲是β射线,乙是γ射线,丙是α射线C.甲是γ射线,乙是α射线,丙是β射线D.甲是α射线,乙是β射线,丙是γ射线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二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玛丽居里首先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B.卢瑟福在粒子散射实验中发现了电子C.查德威克在原子核人工转变的实验中发现了中子D.爱因斯坦为解释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提出了光子说8.元素除天然的外,还可以通过合成的方法获得新的人造元素,如1996年德国的达姆施特重离子研究所就合成了一种新的人造元素,它是由Zn7030撞入一个Pb20882的原子核,并立即释放出一个中子后而形成的,则该新元素的()A.原子序数为113B.原子序数为112C.中子数为165D.核子数为2789.在下列四个方程中,x1、x2、x3、x4各代表某种粒子①11385495381023592x3SrSrnU②nHexH1032221③32349023892xThU④42713422412xAlHeMg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A.x1是中子B.x2是质子C.x3是α粒子D.x4是氘核10.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在某单色光束照射下,只能发出频率为ν1.ν2.ν3的三种光,且ν1<ν2<ν3,则该照射光的光子能量为()A.hν1B.hν2C.hν3D.h(ν1+ν2)11.下列关于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的几种说法正确的是()A.同种放射性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半衰期比在单质中长B.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元素所处的物理和化学状态无关,它是一个统计规律,只对大量的原子核才适用C.氡的半衰期是3.8天,若有4g氡原子核,则经过7.6天就只剩下1gD.氡的半衰期是3.8天,若有4个氡原子核,则经过7.6天就只剩下一个12.卢瑟福通过实验首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核反应方程为()丙甲乙××××××××××××××××××××××××4141712781HeNOH,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通过此实验发现了质子.B.实验中利用了放射源放出的γ射线.C.实验中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