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新人教版生物高三单元测试17:《种群和群落》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种群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种群的个体间会相互影响B.一个种群是不同生物个体的总和C.种群内的个体会死亡,但基因库却可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保持和发展D.对一个种群有利的环境,可能对另一个种群不利2.下列有关生物学中的调查方法及调查过程说法正确的是()A.调查某遗传病的患病率可以在偏远山区某患病大家族中进行B.调查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只需要调查患者的父母和子女即可C.调查被毛虫侵害的松树植株的密度时不可以采用标志重捕法D.标志重捕法调查松鼠密度时某些个体标志脱落会使结果偏大3.如下图所示,下面四个年龄分布类型中,种群灭绝的可能性最大的是()4.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一组是()①紫金山上所有中华虎凤蝶的幼虫、蛹和成虫②江心洲的全部生物③玄武湖的全部动物及绿色植物④将军山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①D.①②④5.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的过程是()①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均匀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按长度划成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画一个大小为1m2的样方;②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集中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按照长度划成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画一个大小不同的样方;③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最大值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④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平均值作为该种群密度的估计值。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6.下图所示为自然环境中某生物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b点时种群有最大自然增长率B.食物是影响cd段波动的重要内源性因素C.cd段波动的直接原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动D.该种群发展过程中,ab段幼体所占比例小于cd段幼体比例7.如图所示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1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B.BC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出生率一定小于死亡率C.B到C的变化过程可能是因为天敌捕食成功率增加的结果D.比较曲线Y与曲线X表明自然状态下种群无法超出理想状态下的最大增长率8.在调查某林场松鼠的种群数量时,计算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比值为λ,并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据此图分析得到的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前4年该种群数量基本不变,第4年调查年龄组成可能为衰退型B.4~8年间种群数量在下降,可能原因是食物的短缺和天敌增多C.第8年时种群数量最少,8~16年间种群数量增加,且呈“S”型曲线增长D.如果持续16~20年间趋势,后期种群数量将呈“J”型曲线增长9.在野外试验站,研究棉蚜虫发生期开放和封闭条件下、不同初始密度(1和20头/叶)的棉蚜种群密度变化,各实验组均放置规格、数量相同的棉叶,结果如下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开放和封闭条件下种群数量均达到K值时开始衰退B.开放和封闭条件下种内斗争均在种群衰退时开始减弱.C.初始密度相同的种群开放条件下先于封闭条件下衰退,可能与迁出无关D初始密度相同的种群开放条件下先于封闭条件下达到密度峰值,可能与迁入有关10.有关种群增长的模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种群呈现“J”型增长的前提条件是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B.呈现“S”型增长的种群,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增长所受的环境阻力加大248101620时间/年λ21OC.在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曲线一般是“S”型曲线D.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有K值,只是K值较大,曲线图中没有表现出来11.细胞进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的数量比为1∶2∶2时,该细胞处于()A.中期或后期B.后期或末期C.前期或后期D.前期或中期12.某种群出生率如图曲线Ⅰ,死亡率如图曲线Ⅱ,则在哪一时期()此种群的个体总数达到其生活环境容纳量的顶点A.aB.bC.cD.d13.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环境因子的变化必然影响着生态系统各种群数量的变化。右图表示环境变化前(A,以表示)某生物群落中各种群数量情况,若环境因子由A转变为B(B以表示)后,四个种群数量比例最可能是14.下图分别表示A、B两国人口的女性年龄组成图(设性别比例1.0),横轴表示年龄,纵轴表示各年龄段女性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下列叙述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