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天水一中信息卷数学文第Ⅰ卷为选择题,共6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90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集合,集合,则()A.B.C.D.【答案】D【解析】因为集合,集合,所以。2.已知是虚数单位,则等于()A.B.C.D.【答案】A【解析】。3.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12B.11C.D.【答案】A【解析】由三视图知:该几何体为四棱锥,四棱锥的底面是边长为3和4的长方形,四棱锥的高是3,所以该几何体的体积为。3.若数列的前n项和为,则下列命题:(1)若数列是递增数列,则数列也是递增数列;1(2)数列是递增数列的充要条件是数列的各项均为正数;(3)若是等差数列(公差),则的充要条件是(4)若是等比数列,则的充要条件是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A.0个B.1个C.2个D.3个【答案】B【解析】数列的前n项和为,故,若数列是递增数列,则数列不一定是递增数列,如<0时,数列是递减数列,故(1)不正确;由数列是递增数列,不能推出数列的各项均为正数,如数列:0,1,2,3,…,满足是递增数列,但不满足数列的各项均为正数,故(2)不正确;若是等差数列(公差d≠0),则由不能推出,例如数列:-3,-1,1,3,满足,但,故(3)不正确;若是等比数列,则由可得数列的公比为-1,故有;由可得数列的公比为-1,可得,故(4)正确.5.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S值为()A.3B.—6C.10D.2【答案】C【解析】因为即小于5又是奇数,所以;因为即小于5且是偶数,所以;因为即小于5又是奇数,所以;因为即小于5且是偶数,所以;因为小于5不成立,所以此时输出的S的值为10.6.已知:命题:“是的充分必要条件”;命题:“”.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命题“∧”是真命题B.命题“(┐)∧”是真命题C.命题“∧(┐)”是真命题D.命题“(┐)∧(┐)”是真命题【答案】B【解析】易知:命题:“是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假命题,应该是充分不必要条件;命题:“”是真命题。因此命题“(┐)∧”是真命题正确,所以选B。7.若空间三条直线a、b、c满足,则直线()A.一定平行B.一定相交C.一定是异面直线D.一定垂直【答案】D【解析】若,则直线可能相交、也可能异面,不管相交还是异面他们都是垂直的,但直线一定不平行,因此选D。38.函数的图象大致是()【答案】C【解析】因为函数的定义域为,又,所以函数是奇函数,因此B排除。又,由,由此可以排除A、D,因此选C。9.如图所示的方格纸中有定点,则()A.B.C.D.【答案】C【解析】设,以OP、OQ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则夹在OP、OQ之间的对角线对应的向量即为向量,由长度相等,方向相同,所以。10.设的最大值为()A.80B.C.25D.【答案】A【解析】画出约束条件表示的可行域,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为:可行域内的点与点(-1,0)的距离的平方。由可行域知:点(3,8)与点(-1,0)的距离最大,最大4为,所以的最大值为80.11.若双曲线的左、右顶点分别为A、B,点P是第一象限内双曲线上的点。若直线PA、PB的倾斜角分别为α,β,且,那么α的值是()A.B.C.D.【答案】D【解析】易知双曲线的左顶点为A(-a,0),右顶点为B(a,0)设P(m,n),得:直线PA的斜率为;直线PB的斜率为,所以,…………⑴,因为P(m,n)是双曲线上的点,所以,得,代入(1)式得,因为直线PA、PB的倾斜角分别为α,β,得,所以tanα•tanβ=1,因为P是第一象限内双曲线上的点,得α、β均为锐角,所以。INCLUDEPICTURE"C:\\DocumentsandSettings\\user\\ApplicationData\\Tencent\\Users\\334745107\\QQ\\WinTemp\\RichOle\\}{BJ[PZEV~M[()IWK39@5A3.jpg"\*MERGEFORMAT12.若实数满足,则称是函数的一个次不动点.设函数与函数(其中为自然对数的底数)的所有次不动点之和为,则()A.B.C.D.【答案】B【解析】因为函数与函数(其中为自然对数的底数)的图像关于直线5对称,所以函数函数与的交点函数与的交点关于直线对称,所以。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