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单元语言创造的“笑”——言语创造中的幽默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语言创造的“笑”的分类。2、了解语言幽默的规律。3、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具体作品所采用的幽默技巧。4、了解歇后语的特点,收集并创造一些歇后语。5、联系具体事例,谈谈比喻、比拟、夸张如何创造语言幽默。【学习重难点】1、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具体作品所采用的幽默技巧。2、联系具体事例,谈谈比喻、比拟、夸张如何创造语言幽默。【学习过程】一、解读文本1、广义幽默与“可笑性”大致相当。狭义的幽默,则特指其中最富审美价值的一种和。2、幽默分为语言的幽默和,语言的幽默又分为“语言表达的幽默”和“语言的幽默”。3、是世界上最短小的喜剧;是最易创造喜剧性的传播形式。4、“自相矛盾”的笑这类幽默的具体方式有、。5、“发现小丑”的笑常用的手法有、、、。二、文本探究1、幽默与油腔滑调常常难以区分,那么追求幽默而造成油腔滑调的原因有哪些?2、用语言来创造幽默,最常见的就是通过词与词、句与句的前后呼应和变化创造出一种恍然大悟式的可笑性。其主要的方式有哪些?3、“临时客串”的笑,有临时改变基本意义的,有临时改变附加意义的。那么临时改变词语色彩的类型有几种?4、想要达到幽默必须具备哪些基本的条件。三、积累应用1、两个同学要去参加运动会,他们都邀请好友为其助阵。请分别拟出两个同学的邀请语。要求:话语得体,符合规定的语言表达方式。(1)一位同学幽默地说:。(2)一位同学含蓄地说:。12、请用“银河”、“树影”、“蛙声”等词语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文字。要求想象合理,语言连贯,不少于40个字。3、以“溪”、“海”和“潭”为意象写一段文字,要求表达某种感悟,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60字。4、给“写得好”加上一定的上下文,使它分别符合下面的表达要求。(可以只有上文或下文,字数不限)例:表达的是“赞扬”:文章有气势,有文采,写得好!(1)表达的是“嘲讽”:(2)表达的是“威胁”:5、根据括号内的要求写一段树叶与阳光的对话。(6分)早晨,树叶与阳光亲密地谈话。树叶(感激地)说:(排比)阳光(谦逊地)说:(比喻)6、根据下面的情境,补写流水与树根的对话。一天,流水遇到了树根。流水讽刺树根说:树根谦和地回答:到了春天,流水穿过山涧,走过草地,惊讶地看到树根滋养出的鲜花装点了大地。7、以“走进考场”为开头写一段话。要求:表意相对完整,语言连贯得体,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其中一种必须是排比,不少于50个字。走进考场,8、有人说:“有时候拥有善良比拥有真理更重要。”请根据这句话的意思,续写一段文字。要求:续写的话与引文衔接自然,语言通顺。字数在70至90之间。有时候拥有善良比拥有真理更重要。9、按要求把下面的句子扩写成一段话。这个冬季,天气异常寒冷。要求: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②至少运用两种不同的修辞方法。③不少于80字。四、课外拓展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1~14题2上善若水张笑天去都江堰,一进入成灌高速公路,“上善若水”的巨型横幅扑面而来。这是指水吗?是褒扬都江堰吗?还是借水喻人,弘扬一种文化精神?岷江从雪山一路蹒跚走来,负荷着黎庶的厚望,伴随着历史的沧桑。人不可能在不同的时间趟过同一条河流,大概就是这种带有哲学意味的思维,令人频生感悟。上善是最高的善。水滋润万物,使之生长,又从不与万物竞高下、论短长,所以老子认为“上善若水”。这种品格接近于他心中至高至圣的“道”了。在喷吐着雪浪的离堆前,在散射着彩虹光芒的水雾屏幕上,我仿佛看到了重重叠叠的人影,杜甫、岑参、陆游……他们的诗篇传诵千古,历久弥新。譬如那玉垒山,本非雄峰峻岭,之所以名扬天下,还是仰赖诗圣的两句诗:“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而2200多年前蜀郡守李冰“低作堰、深淘滩”,劈山引水修筑的都江堰,才真正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史记。河渠书》记载,李冰凿离堆,“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灌溉,百姓飨其利”。李冰靠火烧、靠水浇,切断玉垒山,开凿离堆,修飞沙堰,今天看来实在原始。然而,原始有原始的好处。它绝不污染环境,绝不危及生态;它不会像现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