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一课科学家访谈探索生物大分子的奥秘—与邹承鲁院士的一席谈汕头市潮阳区城南中学罗晓燕问题聚焦:•高中生物课程内容安排;•高中生物知识与初中所学生物知识的差别;•学习生物学的意义;•分子与生物学的关系以及我国在分子研究领域的杰出成果;•高中生物学习的基本方法。高中生物课程的内容包括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共6个模块必修:1《分子与细胞》(2个学分)2《遗传与进化》(2个学分)3《稳态与环境》(2个学分)学生在修完必修3个模块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兴趣和志向学习选修模块,获得更多的学分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2个学分)2《生物科学与社会》(2个学分)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2个学分)共6个学分共6个学分必修模块:着重于通过事实→理论的建立过程及基本原理的内容选修模块:着重于理论应用与技术深化高中新教材的特点增加了探究活动(发现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作出结论)、模型制作,这些都要求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形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品质。学习生物学的意义生物学科是二十一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学科之一,是自然科学领域的带头学科;人类社会在新世纪面临的人口、粮食、资源、环境和健康问题的解决,都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生物科学的进步;生物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相关领域的成果,各个学科之间的边界已经模糊,而出现了多学科的交叉;学习生物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互动,更加是能力培养和思维方式不断完善的过程。教材主线教材主线《分子与细胞》——《分子与细胞》——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把细胞作为基本的生命系统把细胞作为基本的生命系统系统的组成、结构系统的组成、结构系统的功能(物质、能量、信息)系统的功能(物质、能量、信息)系统的产生、发展、消亡系统的产生、发展、消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事件:1965年9月17日,中国首次人工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这是当时人工合成的具有生物活力的最大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实验的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一个合成蛋白质的国家。科学工作者将人工合成的产物注入小白鼠体内,测验它的生物活性。小白鼠因体内胰岛素增多而发生了惊厥反应,证明这种人工合成的产物就是具有生物活性的胰岛素。•思考: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在生物学上有什么重大的意义?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蛋白质,是生物科学发展历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他打破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界限,极大地推进人类对生物大分子的研究和应用。•从访谈中,你认为造就这次成功的因素是什么?从中能看到科学家哪些闪光的科学精神?成功的因素:①科学家们投身科研事业的热情、勇气和创新思维。②科学研究需要锲而不舍的研究精神。③准备工作非常重要。首先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吸取他人成功的经验,分析他人失败的教训,然后制订可行的方案进行研究。科学精神:实事求是、艰苦钻研、锲而不舍等•阅读完了这些资料,你觉得对于你学习高中生物,在方法上有什么启发呢?许多生命科学问题都要到细胞中寻找答案,而对细胞生命活动规律的阐明,又必须建立在阐明生物大分子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努力学习不畏失败高中生物学习方法:•1、掌握基本知识要点,先记忆,后理解。(不要盲目记忆,要跟生活中的经验联系起来理解。)•2、弄清知识的内在联系学习生物学规律,注意知识体系中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的线索。•邹承鲁(1923、5-2006、11),江西无锡人,著名生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他对呼吸链酶系的研究工作为我国酶学研究奠定了基础。1958年,他参加发起人工合成胰岛素工作,并负责胰岛素A链和B链的拆合。成功确定合成路线。胰岛素合成工作集体获1978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1997年求是奖。他的学术成果曾经多次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