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义乌市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一.语文积累与运用(18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3分)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sè()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xuán()律。我却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他心胸狭窄,经常在一些不值一提的微不足道的小事上斤斤计较。B.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C.一连下了好几天雨,操场上拖泥带水的。D.部门领导在检查防火工作中,认真负责,吹毛求疵,受到群众好评。3.名著导读(3分)(1)冰心,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她一步入文坛,便以宣扬“”著称。(2)是世界文学史上流传最广的寓言故事集之一,请写出你最为熟悉的两个故事的名称:如:《》、《》(任写两个即可)。4.古诗文填空(6分)①正入万山圈子里,。②,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洌了。③子曰:“岁寒,。”④春天像小姑娘,,笑着,走着。⑤《次北固山下》抒发作者浓浓乡愁的诗句是,。5.综合性学习(5分)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在语文课堂上学语文当然是主要的,但是也不要忽视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为此,某班级准备举行一次“漫游语文世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①请你为本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2分)②本次活动中,同学们收集到许多资料,比如对联、店名、精彩的广告、街头不规范用语、荧屏错别字、报刊病句、新词、新流行语等,大家准备将这些资料加以筛选、梳理,编成各种小册子,放在教室里展览,请你给这些小册子取两个恰当的名字,小册子名称不得重复.(3分)《》《》二.现代文阅读(22分)(一)春(12分)“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1默着。(1)“吹面不寒杨柳风”这句诗中的“杨柳风”指什么?这句诗的意思是什么?(2分)(2)从修辞角度分析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2分)(3),吹面不寒杨柳风。这是南宋的《绝句》。(2分)(4)“密密地斜织着”“斜织”用得好,为什么?(2分)(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两段的大意:(2分)(6)古诗词中有许多描写春雨的诗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2分)(注意:语段中出现的不能写,否则不给分)(二)访兰父亲喜欢兰草,过些日子就要到深山中去一趟,带回些野兰来栽培。几年之间,家里庭院就有了百十个品种,像要做一个兰草园圃似的。方圆十几里的人都跑来玩赏。父亲不但不以此得意,反而倒有了几分愠怒。此后进山去,便不再带回那些野生野长的兰草了。这事很使我奇怪,问他,又不肯说,只是又一次进山的时候,特意招呼我说:“访兰去吧!”我们走了半天,到了山的深处。那里有道瀑布,十几丈高地直直垂下,老远就听到了轰轰隆隆地响,水沫扬起来,弥漫到半空,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离的虚幻。我们沿谷底走,便看见有很多野兰草,盈尺高的,都开了淡淡的兰花,像就地铺了一层寒烟。香气浓极了,气浪一冲,站在峡谷的任何地方都闻到了。我从未见过这么清妙的兰草,连声叫好,便动手要挖起一株来。我想,父亲会培育这仙品的——以前就这么挖回去,经过一番栽培,就养出了各种各样的品种、形状的呢。父亲却把我制止了,问道:“你觉得这里的兰草好呢,还是家里的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