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电与热导案学习目标:1.理解焦耳定律2.知道利用和防止电热的场合和方法学习重点:电热跟什么因素有关?学习难点:理解焦耳定律自主学习:一、电流的热效应活动1:阅读课本48页图8.4-1使用这些用电器时热量是从哪里来?填一填:1.课本48页图8.4—1中,四个用电器通电时都会产生现象,说明电流在工作过程中消耗的转化成能。2、叫做电流的热效应。活动2:举出你家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即电能转化为热能)工作的用电器有哪些?你知道使用时能够产生热能的用电器又有哪些?演示:电流的热效应与哪些因素有关?根据生活体验和阅读课本猜想: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填一填:1、48页演示实验中,A、B两个烧瓶中盛有的煤油。温度计测量的温度。A中的金属是丝,电阻R较,B中金属丝是,电阻R比较,AB两个电阻丝联在电源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使通过它们的电流。通电一定时间后,比较两瓶中煤油的变化量,若B瓶中煤油温度变化量△tB大,说明了。实验中采用了法,相等的量有,变化的量有。实验中将电阻丝放热多少的问题,转换为煤油温度变化量大小的问题,这种研究方法叫做转换法。2、为了研究电热多少与电流大小的关系,应控制不变,改变______的大小,观察。若电流大时煤油的温度变化量大,则表明:。合作探究:演示图8.4—2实验(1)、提出的问题:(2)、做出的猜想与假设(3)、设计实验时,使用的方法有________法和_______法。利用控制变量法讲述下列实验A、探究电热Q与电阻R的关系B、探究电热Q与通电电流I的关系;C、探究电热Q与通电时间t的关系。)1(4)、实验结论:填一填:国物理学家总结出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成正比,跟成正比,跟_成正比。用公式表示为:Q=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I表示,单位R表示,单位t表示,单位Q表示,单位讨论:利用Q=I2Rt理论推导解释“电炉工作时,电炉丝热的发红,而和它串联的导体却几乎不发热”这一现象。列举现实生活生产中电热的利用与防止的事例当堂训练:1.(2006年陕西省课改区)下列关于电饭锅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工作时金属外科可以不接地B、它工作时将内能转化为电能C、它利用电流产生的热量来加热食物D、它工作时与其他家电是串联的2.(2006年北京市)下列各种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A.电动机B.电风扇C.电冰箱D.电饭锅3.(2006年宜昌市).电炉通电以后,电炉丝热得发红,而与电炉丝相连的导线却不怎么热,原因是()A.通过电炉丝的电流大B.通过导线的电流大C.电炉丝的电阻小,发热功率小D.导线的电阻小,发热功率小4.一只电炉的电阻为48.4,接在电压为220V的电路中工作,它的功率是_____W.电炉丝工作时热得发红,而连接电炉丝的导线却不怎么发热,其原因是5.额定功率为1000w的热水器,正常工作10min产生多少热量?6.灯丝断了,灯丝重新搭上使用时还会烧断,烧断处在哪个位置?27、一个电热水壶,铭牌部分参数如下:额定电压220V,额定功率模糊不清,热效率为90%。正常工作情况下烧开满壶水需要5min,水吸收的热量为118800J,此时热水壶消耗的电能为_______J,其额定功率为_________w,电阻是_______Ω。若实际电压为198V,通过电热水壶的电流是_______A,1min内电热水壶产生的热量是________J。(假设电阻不随温度改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