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解放战争一、选择题1.(2010·临沂模拟)1945年10月9日,在回答英国记者甘贝尔的提问“中共对‘自由民主的中国’的概念及解说如何”时,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说:“……它将保证国家的独立、团结、统一及与各民主强国的合作。”毛泽东关于“自由民主的中国”解说面临的国内形势是()A.百团大战胜利,振奋全国人民精神B.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抗日战争胜利C.抗日战争胜利,国共进行重庆谈判D.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2.(2010·韶关模拟)今年红岩革命纪念馆展出了一本泛黄的手抄本,封皮上赫然写着:参政员毛泽东在渝市之动态。落款是:民国三十四年八月二十六日至九月卅日。它反映的时代主题是A.如何坚持抗战B.决定实行土地改革C.建立何种国体政体D.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3.作为国共两党的最高领导人,毛泽东与蒋介石有过一次难得的会见并合影(右图),这次合影是在()A.五四运动时期B.北伐战争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抗日战争胜利后4.(2010·河北模拟)有老人回忆说,在上个世纪40年代后半期,县城的一些店铺,只要挂起“美孚石油(煤油)代理处”的招牌,各路兵勇就不敢进店勒索,此招牌有秦琼、尉迟恭的作用。此事从本质上反映了()A.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敲诈勒索B.为了自保小店铺都挂起洋代办招牌C.兵勇恶霸不敢随便冒犯外国代办D.美国是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的靠山5.(2010·北京模拟)1947年的最后一天,蒋介石在日记中写到:“本月忧患最深……各方告急与失败之报,几如雪片飞来,蓐食宵衣,兢兢业业,未敢或懈,自省俯仰无愧,信道益笃,成败利钝,一惟听天命而已。”造成蒋介石“忧患最深”的主要原因是()A.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B.人民解放军的反攻作战取得节节胜利C.人民解放军在东北地区发动战略决战D.政治协商会议通过有利于人民用心爱心专心1的决议6.(2010·洛阳模拟)某次战役的作战方针是:“从本日起的两个星期内(1948年12月11日至12月25日),基本原则是围而不打,有些则是隔而不围,以待部署完成之后各个歼灭。”该战役()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7.战争题材电影在我国电影史上占重要的地位。右侧战争电影宣传图所反映的史实,其先后顺序排列是()A.④③②①B.④①②③C.④②③①D.④②①③8.(2010·郑州模拟)从下面两幅图中,可以看出()A.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B.中共革命性质的变化C.中国革命对象的变化D.中国军队性质的变化9.某年蒋介石在《新年文告》中宣称:“但是今日时局为和为战,人民为祸为福,其关键不在政府……全在于共党。”当时的形势是()A.国共正在进行重庆谈判B.战略决战即将取得胜利C.国共正在进行北平谈判D.国民党已经败退到台湾10.1949年春,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关于“两个务必”和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袭击的重要讲话,说明了这一时期毛泽东又开始探索和解决()A.革命依靠力量和领导阶级问题B.革命胜利后执政党的建设问题C.“中国革命走什么道路”的问题D.中国革命和建设发展前途问题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用心爱心专心2材料1: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彻底破坏国民党将战争继续引向解放区,进一步破坏和消耗解放区的人力、物力,使我不能持久的反革命战略方针。我军第二年作战的部分任务是:以一部分主力和广大地方部队继续在内线作战,歼灭内线敌人,收复失地。《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材料2:材料3:请回答:(1)根据材料1、2,分析解放军实行战略反攻的方针、基本意图和作战的基本特点。(2)依据材料2分析全国性战略反攻的主攻方向。为何作出这一选择?(3)依据材料3,从地理位置的角度,分析人民解放军战略决战首选东北地区的原因。按歼灭和改编敌人的数量多少排列三大战役的顺序,并指出三大战役胜利的历史意义。答案:(1)方针:举行全国性战略反攻。意图:由内线作战转向外线作战。特点:外线作战与内线作战相结合。(2)方向:中原地区。原因:这个地区敌人的防守力量薄弱,位于国民党统治的心脏地区,可威胁南京、武汉,便于调动敌人,且有回旋余地。(3)原因:从东北地区地理位置看,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