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北京西城区“创新人才”杯知识竞赛高一物理注意事项:卷面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30~3:10共100分钟。请在答题卡上填上学校、姓名、班级,并在答题卡上做答。请用钢笔或圆珠笔作答。5、最后上交答题卡。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度的方向一定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B.加速度逐渐增大时,物体一定做加速运动C.加速度为负,物体一定做减速运动D.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可能越来越大2.一石块从地面上方高H处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当它的速度大小等于着地时速度的一半时,石块距地面的高度为A.4HB.43HC.2HD.83H3.从地面将一个小球以2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到达距抛出点10m的位置所经历的时间为(g取10m/s2)A.2sB.(2-2)sC.(2+2)sD.(2+6)s4.下列关于超重、失重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列车在水平轨道上加速行驶,车上的人处于超重状态B.电梯正在减速下降,人在电梯中处于超重状态C.蹦床运动员在空中上升时处于失重状态,下落时处于超重状态D.神州五号飞船在竖直向上加速升空的过程中,宇航员杨利伟处于超重状态5.如图1所示,位于水平面上的质量为M的小木块,在大小为F、方向与水平方向成α角的拉力作用下沿地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木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木块的加速度为A.FMB.cosFMgMC.cosFMD.cos(sin)FMgFM6.如图2,位于水平桌面上的物块P,由跨过定滑轮的不可伸长的轻绳与物块Q相连,从滑轮到P和到Q的两段绳都是水平的。已知Q与P之间以及P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两物图1αF块的质量均为m。滑轮的质量、滑轮轴上的摩擦都不计。若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拉P使它做匀速运动,则F的大小为A.4μmgB.3μmgC.2μmgD.μmg7.如图3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a放置在质量为M的物体b上,b与弹簧相连。它们一起在光滑水平面上作往复运动,运动过程中a、b之间无相对滑动。设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当物体离开平衡位置(弹簧处于原长时)的位移为x时,a、b之间摩擦力的大小等于A.0B.kxC.kxMm)(D.kxmMm)(8.如图4所示,甲、乙两个物体从同一高度处同时由静止开始运动,甲自由下落,乙沿光滑斜面自由下滑。则A.甲先到达地面B.乙先到达地面C.甲、乙同时到达地面D.斜面倾角不知,无法确定9.力F1单独作用于一物体时,使物体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a1=2m/s2。力F2单独作用于同一物体时,使物体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a2=4m/s2。当F1和F2共同作用于该物体时,物体具有的加速度大小可能是A.2m/s2B.4m/s2C.6m/s2D.8m/s210.向右运动的车厢顶上用线悬挂着两个小球M与N,他们只能在图5所示平面内摆动。某一瞬时出现图示情景,由此可以判断车厢的运动及两小球相对车厢的运动可能的是A.车厢作匀速直线运动,M在摆动,N静止B.车厢作匀速直线运动,M静止,N在摆动C.车厢作匀速直线运动,M在摆动,N在摆动D.车厢作匀加速直线运动,M静止,N也静止11.如图6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与三根相同的轻质弹簧相连接。静止时三者之间互成120°角。已知弹簧a、b对小球的作用力大小均为F,则弹簧c对小球的作用力大小可能为A.FB.FmgC.Fmg甲乙图4ba图3MN图5vabc图6PQ图2FD.mgF12.水平地面上的一物块,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F与时间t的关系,以及物块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7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根据图象可以求出物块的质量m、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分别为A.m=1.5kg,μ=2/15B.m=0.5kg,μ=0.2C.m=0.5kg,μ=0.4D.m=1kg,μ=0.2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13、某同学要做“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现有器材:方木板、白纸、弹簧测力计两个、细绳套两个、图钉、铅笔,除这些外,还必需的器材有、。在实验操作时,要使每次合力与分力产生的效果相同,必须。他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了两个分力F1、F2以及合力F,根据记录作出了F1、F2、F三个力的图示,如图8所示。为探究分力与合力是否为平行四边形的关系,接下来需要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