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享有生命健康权》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掌握生命健康权是未成年人人身权利中最重要、最起码的权利。2、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做出特殊保护的原因。3、了解社会上、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危害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权的因素,充分认识到家庭、学校、社会、自我、法律在保护未成年人生命健康的意义。教学重难点健康“陷阱”即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给予特殊保护的原因。教学方法谈话法、结合案例分析法。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一、导入: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与公民的关系最为密切。当前我国因食品安全不合格而导致的中大恶性案件屡见不鲜、触目惊心。眼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丛2003年4月到2004年9月,温家宝、吴仪等中央领导人对食品安全多次做出重要指示。2004年国务院正式下发《国务院关仪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把食品安全工作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思考:国务院为什么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与我们的什么权利相关?二、生命健康权------出示本课内容,板书课题护佑生命安康据统计,近年各类未成年人伤害事件呈上升趋势。每年我国有近2万14岁以下儿童非正常死亡,40至50万儿童受到车祸、中毒、他杀、自杀等意外伤害,未成年人已成为危险环境的受害者。——摘自《北京青年报》2002年8月31日生活是美好的,但生活也是复杂的,我们的周围也可能出现各种侵害我们权利甚至生命的情况。你知道自己生活中可能受到的侵害吗?你知道在受到侵害的情况下,怎样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呢?三、探究平台(1)案例分析——谁是责任人思考:这起事故中应追究哪些人的责任?应吸取哪些教训?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学校校长、后勤安全工作分管校长、总务主任、值班领导、建筑商教训:1、应高度重视学生在校的生命健康问题2、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安全隐患3、要确保学生学习的场所(教室),活动场所的安全4、加强管理,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自我防范、自我保护意识知识点分析:学校教育阶段是未成年学生身心健康发育的关键时期,因此学校应该对其进行的教育有:人身安全、生理健康、心理健康。(2)案例分析——地震中的奇迹问:桑枣中学在地震中创造的奇迹说明了什么?答:说明学校很重视对学生生命健康权的保护,安全疏散演练是对孩子很好的自我保护教育,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发生紧急情况时,必然会有秩序地安全逃生,防止酿成事故。(3)案例分析——健康“陷阱”未成年人生活在社会环境中,我们身心健康需要社会给予关爱与保护。然而社会还存在许多健康“陷阱”,同学们看课本上的漫画说一说我们的身边还存在哪些健康“陷阱”呢?(图片投影讲解)算卦、街头烧烤、抽烟、吸毒、电子游戏等过渡句:正因为我们的身边存在这么多的蒋康“陷阱”,而这些陷阱又是我们不易察觉到的,这就需要法律对我们进行特殊保护。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权。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危害我们身心健康的“陷阱”,我们如何加强防范呢?1、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2、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家庭来改善未成年人成长环境,消除影响他们健康成长的不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