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学院附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题(分值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不定项选择,共12题,每题3分,共36分)1.关于功和能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具有对外做功的本领就具有能B.功是能转化多少的量度C.物体能量变化多少,就做了多少功D.功和能具有相同的单位,它们的意义完全相同2.关于功是否为矢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因为功有正功和负功,所以功是矢量B.因为功没有方向性,所以功是标量C.力和位移都是矢量,功也一定是矢量D.力是矢量,功也是矢量3.下列关于弹性势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任何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都具有弹性势能B.任何具有弹性势能的物体,一定发生弹性形变C,物体只要发生形变,就一定具有弹性势能D.弹簧的弹性势能只跟弹簧被拉伸或压缩的长度有关4.关于摩擦力的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静摩擦力总是做正功,滑动摩擦力总是做负功B.静摩擦力对物体不一定做功,滑动摩擦力对物体一定做功C.静摩擦力对物体一定做功,滑动摩擦力对物体可能不做功D.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都可能对物体不做功5.自由下落的物体,在第1秒内、第2秒内、第3秒内重力的平均功率之比为()A.1∶1∶1B.1∶2∶3C.1∶3∶5D.1∶4∶96.物体在两个相互垂直的力作用下运动,力F1对物体做功6J,物体克服力F2做功8J,则F1、F2的合力对物体做功为()A.14JB.10JC.-2JD.2J7.汽车以恒定功率P由静止出发,沿平直路面行驶,最大速度为v,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汽车先做匀加速运动,最后做匀速运动B.汽车先做加速度越来越大的加速运动,最后做匀速运动C.汽车先做加速度越来越小的加速运动,最后做匀速运动D.汽车先做加速运动,再做减速运动,最后做匀速运动8.甲、乙两汽车额定功率之比为1:2,当两车以各自的额定功率行驶时,可判断:A两车装货物质量之比为1:2B两车行驶速度之比为1:2C在相等时间内两车所做功之比为1:2D速度相等时,两车的牵引力之比为2:19.A、B两物体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分别在相同的水平恒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通过相同的位移,若A的质量大于B的质量,则在这一过程中:()AA获得的动能大BB获得的动能大,CA、B获得的动能一样大D无法比较谁获得的动能大10.从距地面相同高度处,水平抛出两个质量相同的球A和B,抛出A球的初速为V0,抛出B球的初速为2V0,则两球运动到落地的过程中()A.重力的平均功率相同,落地时重力的即时功率相同用心爱心专心1B.重力的平均功率相同,落地时重力的即时功率不同C.重力的功相同,落地时速度也相同D.重力的功相同,落地时速度不相同11.如图1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用一不可伸长的水平细绳子把A系于左边的墙上,B在拉力F作用下向右匀速运动,在这过程中,A、B间的摩擦力的做功情况是()A、对A、B都做负功B、对A不做功,对B做负功C、对A做正功,对B做负功D、对A、B都不做功12.如图2,一根绳子绕过高4m的滑轮(大小、摩擦均不计),绳的一端拴一质量为10kg的物体,另一侧沿竖直方向的绳被人拉住.若人拉住绳子前进3m,使物体匀速上升,则人拉绳所做的功为()A.500JB.300JC.100JD.50J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3.井深8m,井上支架高2m,在支架上用一根长3m的绳子系住一个重100N的物体.若以地面为参考平面,则物体的重力势能为;若以井底面为参考平面,则物体的重力势能为.14.根据“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回答以下问题:⑴关于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每次实验必须设法算出橡皮筋对小车做功的具体数值B.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拉伸的长度没有必要保持一致C.放小车的长木板应该尽量使其水平D.先接通电源,再让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⑵.在本实验中,小车在运动中会受到阻力作用.这样,在小车沿木板滑行的过程中,除橡皮筋对其做功以外,还有阻力做功,这样便会给实验带来误差,我们在实验中想到的办法是使木板略微倾斜,对于木板的倾斜程度,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木板只要稍微倾斜一下即可,没有什么严格的要求B.木板的倾斜角度在理论上应满足下面条件,即重力使物体沿斜面下滑的分力应等于小车受到的阻力C.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