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河北省张家口一中高一地理-2.2《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学案VIP免费

河北省张家口一中高一地理-2.2《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学案_第1页
1/2
河北省张家口一中高一地理-2.2《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学案_第2页
2/2
2.2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城市化的概念、表现及城市化的意义。2.理解城市化的动力机制3.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出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明确城市化的地区差异及形成原因教学重点1.城市化的概念、表现及城市化的意义。2.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一、城市化1.城市化的含义:又叫,是指和在、地区转变为地区的过程。城市化是发展的重要表现和必然结果。2.衡量城市化水平的3个标志1).2).3).3.城市化的意义二、城市化动力机制1.动力: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一般来说,,城市化水平越高2.与农业的关系:随着农业劳动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明显过剩,农业人口向城市大量转移。3.与工业化的关系:在大多数城市,工业是城市经济的,能够安排大量的劳动力就业,并为提供广大的发展空间。4.与第三产业的关系:的城市,服务业相对发达。5.城市化水平的时间变化,如下图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特点特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大国在75%以上,有些国家甚至高达90%低,2000年仅39.9%城市化速度减缓迅速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不相适应发展过程中的现象①城市边缘地带发展较快②逆城市化(建设卫星城和工业区)③出现大都市连绵带①城市化水平很不平衡②“虚假城市化”(南美国家)③“滞后城市化”(南亚、东南亚国家)1出现问题大城市过度扩张,市中心区的居住环境渐趋恶化;市中心区表现衰落迹象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流入城市,给城市就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经一部发展造成很大压力人居环境质量注重营造高质量的人居环境,城市绿化率保持在比较高的水平。注重保护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古迹工业生产和城市拓展对当地生态造成很大破坏,结果导致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大幅度下降补充资料:1.逆城市化现象:指城市市区人口尤其是大城市市区人口郊区化、大城市外围卫星城镇布局分散化的城市化模式。所谓“逆”,并不是指城市人口农村化,也不是指城市生活和文明农村化,而是指城市市区人口向郊区迁移,大城市人口向卫星城市迁移的倾向。原因:(1)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2)小城镇和郊区基础设施完善;(3)高速公路的发展,私家车的普及。表现:(1)城市人口向小城镇和郊区回流;(2)大城市中心区萎缩;(3)中小城镇迅速发展,人口迅速增加。2.虚假城市化: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发展模式。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少数大中城市,城市人口过度增长,城市建设步伐赶不上城市化速度,城市不能为居民提供足够就业机会和生活保障,农村人口迁移后没有实现相应的职业转换。虚假城市化的主要原因是农村的推力和城市的拉力的不平衡(推力作用大于拉力作用),而政府又没有采取宏观的调控措施。3.滞后城市化:城市化进程明显落后于相应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进程。其主要原因是政府为了避免城乡对立和虚假城市化中出现的问题,采取种种措施限制城市化的发展,结果不仅使城市的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得不到很好的发挥,还会引发很多问题。2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河北省张家口一中高一地理-2.2《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