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扬中市外国语小学电子备课美术学科第16课动物面具授课时间:6.15—6.17课型:苏少版小学美术第6册第16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学会动物面具的设计与制作。选用恰当的材料,运用剪、刻、粘贴、彩绘等技法,设计制作平面或立体的面具。在与同学合作完成作业时,锻炼协作能力,培养互助精神。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动物面具的欣赏,分析面具的造型、色彩、材质特征了解动物面具的设计特点和造型方法,了解动物面具在表现动物外形特征和性格特征上常用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面具的起源,从文化生活方面多角度认识动物面具艺术,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表达方式和审美习惯,从而进一步了解面具的文化内涵。教学重点:1.了解动物面具的造型特点。2.初步学习动物面具的表现形式和方法。教学难点:设计出具有新意、艺术效果独特并符合某种动物性格特征的动物造型面具。学生情况:三年级的学生对于面具并不陌生,他们在幼儿园阶段就尝试过制作面具,有一定的基础,但是都停留在模仿的阶段,技法也较为片面单一。教学方式、手段:1.引导学生细致观察,通过观察、体验、分析、比较、等方法指导学生开展美术创作活动。2.积极营造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学习氛围,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和想象活动,形成创意和独立的见解,并创造性地加以呈现和表达。3.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准备:各种废旧材料、剪刀、胶带、各种面具图片、实物、范作、教学课件等。学生准备:收集各种废旧材料、剪刀、胶带、面具实物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1.表演面具:(三位学生相互合作,表演语言故事——狐假虎威)师:首先,有请王老师的三位小助手表演寓言故事《狐假虎威》——师:非常感谢三位同学们给我们带来了精彩的表演,你们知道他们用了什么道具表演的?生:面具!师:同学们的眼睛真敏锐!人类佩戴面具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你们知道人们为什么要戴面具吗?同学们相互轻声讨论一下,请一位代表发言。2扬中市外国语小学电子备课美术学科生小组交流,请部分学生发言。师述:哪位同学说的对呢?让我们来看一段动画,一探究竟吧!——师播放Flash动画故事《面具的起源》。师:原来,早期的面具是用来祭祀,驱鬼怪,除病魔的。面具是造型艺术的一个特殊领域,它最早出现于十分遥远的古代。许多部落和部落的面具常是把雕刻和绘画结合在一起,创造出颇为精彩的作品,尽管奇形怪状,毕竟不失为造型艺术的一项重要的成就。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制作有趣的——动物面具!设计意图:通过师生互动的表演活动,创设面具的问题情境,产生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入“面具从何而来”“人们为什么要佩带面具”的话题,学生激烈讨论面具由来,课堂气氛活跃而热烈。学生对原始社会不了解,缺乏认识,教师巧妙地将答案融进动画中,flash动画色彩鲜艳、形象生动、并有一定的故事情节,充满了童趣,唤起了学生的有意注意,提高了学习的自觉性,便于学生了解自然现象的产生对原始人的影响,从而揭示了面具的由来,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师板书课题——《动物面具》)2.博览面具(一):(欣赏各大洲的的民间动物面具)[通过课件欣赏“各大洲的民间动物面具”图片]分析动物面具的造型、色彩、表情等。同时请同学模仿动物面具的表情。师述:面具是人类生活中一种普通而又特殊的文化现象,它历史久远,几乎遍及世界各地,并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发挥着不同的社会作用。根据非洲出土的古人类头骨化石和石器等遗物判断,大约在二三百万年以前,地球上已出现了人类。可以说,人类的祖先是从非洲走出来的。面具在非洲有着古老而悠久的历史,在南非的史前岩画中,就发现有佩戴面具跳舞的妇女形象。(课件——图片)(1)非洲面具:在广袤的非洲大陆,他们相信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有灵魂,尤其是很多常见的动物形象如羚羊、大鸟、牛头等,被很多部族视为神灵偶像或是力量、权力、才智的象征而雕刻在各式各样的面具上。有的部族视大鸟形象先祖的精神象征,具有神秘和超能的力量。有的部族面具常取动物身上最强有力的部分——双角来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