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人教2011版小学数学四年级加数的运算定律(第二课时)VIP免费

人教2011版小学数学四年级加数的运算定律(第二课时)_第1页
1/3
人教2011版小学数学四年级加数的运算定律(第二课时)_第2页
2/3
人教2011版小学数学四年级加数的运算定律(第二课时)_第3页
3/3
加法运算定律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加法的结合律.(教材第29页例2,练习五第4题.)教学要求: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结合律.2.能够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3.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教学重点:对加法结合律的理解、掌握和应用.教学难点:加法结合律的应用.教学准备:多媒体、小黑板.教学过程:一、生成情境四年级一班有48人,二班51人,三班49人.三个班一共有多少人?大家能像老师这样编几道应用题吗?学生汇报:1.小明第一天植了28棵树,第二天植了26棵,第三天植了22棵树.三天共植多少棵树?2.王大叔第一次运回了752千克西瓜,第二次运回了840千克西瓜,第三次运回了248千克西瓜.他一共运回多少千克西瓜?3.修路队第一周修了480米,第二周修了482米,第三周修了518米.三周共修了多少米?大家能否把刚才编的每道应用题,列出算式?48+51+4928+26+22480+482+518二、自主探究1.仔细观察,这些算式可以怎样计算?学法尝试:这些算式从左至右依次计算,是连加中的同一级运算,可以交换它们的位置.2.观察下面每组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样的关系?18+17○17+18124+235○235+124①每组算式中有两个(),而且两个加数(),只是()了位置。②每个等式中,左右两边的加数的()相等。3.在下面的例子中,哪些是补数?如果要简算,如何去改变它们的运算顺序呢?学生汇报:(1)在48+51+49中,51和49是互为补数的数.要想简算就需要先算51+49,可以直接将51+49利用加法交换律放在最前面,也可以添小括号,利用小括号改变它的运算顺序.(2)后三题中的28和22、752和248、482和518都是互为补数的数,都应该想办法改变它们的运算顺序,就可以达到简算的目的.4.这就是加法的结合律.想想它们为什么要结合,怎样去结合呢?5.学生自由地表述.6.在小组内相互评价.7.全班交流,老师点评.8.你能发现加法结合律的规律吗?9.你能就书上的内容,提几个问题吗?学生汇报:(1)老师刚才讲它们的位置关系不限,为什么书上一定要限制前两个数或后两个数呢?如果是第①个和第③个数难道就不行吗?(2)书上是一定要通过添括号去改变计算的先后顺序,如果是直接先写互为补数的两个数可以吗?(3)书上好像限制了三个数,其实几个数无所谓,只要它们的和是整十、整百的数,都可以进行组合.我想这才应该是真正的结合律吧.(4)结合律很多情况下要和交换律一起使用,而且先交换后结合.既然这样,为什么要单独去学交换律呢?10.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加法的结合律.学生汇报:甲+乙+丙=甲+(乙+丙)=甲+丙+乙○+△+□=○+(△+□)=○+□+△a+b+c=a+(b+c)=a+c+b11.看着你们表示的每一种方法,老师读懂大家的意思了.你能把每个式子的秘密说出来吗?12.学生自由交流.13.全班交流,点评.14.揭示课题:加法的结合律.15.学生自由讨论并小结.[学法反思:怎样才是真正懂得了加法的结合律,我明白了两点:为什么要学结合律?怎样结合呢?把这弄清楚了,无论题目怎样变化,数学思想永不变.]三、实践应用1.练习五第4题.(1)学生先判断,后说明理由.(2)注意全班交流.2.选择比较合适的算法填在括号里.(1)399+154+201=()A.399+(154+201)B.(399+154)+201(2)374+268+126+432=()A.(374+126)+(268+432)B.(374+126)+268+432四、布置作业:24+42+76=28+45+78=425+14+186=75+168+25=67+25+33=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应该说学生经历了探索、发现、反思的过程,对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有了充分的认识和自己的理解。关于两种运算定律的特点,虽然在教学中让学生进行了观察和描述,但并未将两者放在一起对比,致使一部分学生在运用时出现模糊现象。在学完两种运算定律后,应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比较两种运算定律的区别,加深学生的理性认识,促进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发展。板书设计:加法的运算定律(二)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a+c+b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人教2011版小学数学四年级加数的运算定律(第二课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