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节选)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知识与能力1.积累课文重点字词,了解剧作家曹禺的生平、主要作品和戏剧的简要知识。过程与方法2.熟悉作品内容,并根据人物性格特点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3.了解黄省三、李石清、潘月亭三者地位状况及由此产生的矛盾冲突。4.体味人物语言的个性化特点、潜台词的运用及其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5.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课后练习中的提示,交流对剧本反映的社会现实的认识,了解日出的象征意义。6.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认真学习,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二、重点与难点:重点:1、学习通过矛盾冲突推动情节发展。2、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体味人物语言的人性化特点,了解人物间的矛盾冲突,认识当时的社会现实.难点:1、朗读台词体会人物内心感受。2、了解人物间矛盾冲突,并交流对剧本反映的社会现实的认识.三、课时安排:两课时四、教学步骤和内容:一、导入新课: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戏是生活的折射,生活是戏的延伸。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戏剧,品味戏剧,并从中找出现实社会的影子。让我们在学习戏剧前先了解戏剧的艺术知识。了解戏剧艺术知识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他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戏剧种类:A、按艺术形式分成话剧,歌剧,舞剧等;B.按剧情繁简和结构,分为多幕剧,独幕剧;C、按题材反映的时代,分为历史剧,现代剧;D、按照矛盾冲突的性质和表现手法,分为正剧、喜剧和悲剧等。剧本的特点:(它是演出的依据和基础。)第一,剧本必须适应舞台演出,篇幅不能太长,人物不能过多,场景不能过多地变换。第二,剧本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戏剧冲突发展变化;过程构成剧本的情节结构,情节结构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部分。第三,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必须符合各自的身份和性格特点。戏剧剧本的内容:包括台词和舞台说明舞台说明:写在每一幕的开头、结尾和对话中间的说明性文字,内容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二、作者简介曹禺,剧作家、戏剧教育家,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幼年时的所见所闻对他反帝爱国思想的形成和他一生的创作起了巨大的作用。曹禺剧作在中国话剧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雷雨》和《日出》的发表,是中国话剧创作艺术成熟的标志。他的剧作戏剧冲突尖锐复杂,结构严谨;人物性格鲜明独特,富有典型意义;戏剧语言个性化,且具动作性和抒情性,这些都是剧作成熟的标志。他促进了话剧从“案头剧”向“剧场剧”的发展,曹禺以前,多数剧本主要以阅读欣赏为主。曹禺的《日出》等剧作,具有极好的舞台效果。三、《日出》简介《日出》是以30年代初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大都市生活为背景的四幕话剧。它暴露了半殖民地大都市黑暗糜烂面,控诉了“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一方面是剥削者、“有余者”贪得无厌,醉生梦死;另一方面是被损害者,“不足者”备受侮辱,“有余者”和“不足者”形成强烈对比。小职员黄省三走投无路毒死自己的孩子后自尽被救发了疯,剧本描写了他们的悲惨命运,也描写了他的善良、忠厚和倔强的性格。四、词语解释。嗫嚅:口动,吞吞吐吐,欲言又止。世故:处事经验。凄楚;凄惨痛苦。喃喃:象声词,连续不断的小声说话的声音。狞笑;凶恶地笑。萧条:经济衰微。五、快速默读,了解文意1、请同学口述课文故事梗概,互相补充和纠正,从而正确了解课文内容。明确;课文《日出》第二幕的节选。写大丰银行的小职员黄省三哀求银行襄理李石清能让他再回来工作,被李石清冷潮热讽一番并被经理潘月事打昏在地。2、课文戏剧的矛盾冲突是什么?(这出戏围绕黄省三想复职的问题展开矛盾冲突。)六、探究1、找出文中情节发展四个部分的起点。一、文章开头二、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三、左门大开四、这个混蛋,还不给我滚出去2、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归纳总结:一、黄省三被银行开除,向李石清求情。(开端)二、李石清给黄省三指出三条出路。(发展)三、潘月亭出场,黄省三慷慨控诉。(高潮)四、黄省三昏倒在地,被拖了下去。(结局)3、文中黄省三与李潘二人有几...